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新闻媒体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语言研究界中,新闻语篇也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话题。在本论文中,着重关注新闻语篇转述引语中的消息来源。消息来源不仅是转述引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新闻语篇特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区别于传统的结构和语法分析,注重从动态角度观察语言的使用和功能。特别是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来进行论述,更能使本研究的结果贴近语言的本质。本论文拟采取对比研究的方法,针对《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关于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相关报道进行收集整理,并从中抽取相关转述引语的消息来源进行归纳和对比分析。本研究最主要的目标是,根据双方消息来源的一系列对比研究,进而揭露出双方报纸在此政治事件中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并且,本论文拟将Fairclough的三维话语分析理论作为主要的分析工具。根据研究成果来看,虽然两方报纸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依然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中国日报》更倾向于引用中国专家的话语而极少使用日本专家的评论,并且大部分中国专家都以详细的头衔介绍展示在报道中。《华盛顿邮报》则更愿意从日方政府的角度看待这一次争端,并且更加喜欢采用含蓄不定的消息来源。本论文的结果表示,两方报纸由于在事件中持有各自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因而导致了双方在运用消息来源上出现了差异。新闻语篇从来不是“中立的”,在复杂的语境中,它会受到各种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的影响。本论文希望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新闻语篇的这一本质,同时使读者能够对中美政府在钓鱼岛争端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有一个更准确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