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之一,也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因而也促成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与实践的蓬勃发展。教师自主进行的教师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已被大多数研究者和广大教师所认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在厘清反思性教学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梳理了反思性教学研究文献,并通过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与反思共同体的初步实验,探索教师反思的现状与反思促进路径。首先,采用调查法对江苏部分高中教师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从四个维度揭示了教师的反思性教学存在如下特征:由于学校对教师的反思理论疏于指导,教师对反思性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反思途径和方法单一;反思的层次以技术的反思居多;“教研活动”是最常采用的反思方法,但并不是最有效的;教师对自身发展缺少关注,造成反思动力不足,反思意识薄弱;激发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加强反思理论知识的学习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这些特征的原因分析为反思性实践的促进提供了依据。接着,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以一名成功教师的成长过程,探讨其反思性教学不断走向深入的路径。通过分析,总结出善于反思、乐于反思的反思型教师的条件:需要有自我发展目标和正确的价值取向;需要理论知识的不断更新,需要使用多种反思方法和反思途径;需要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个案法获得的成果为群体反思性实践的促进提供了支撑。最后,组建平等合作的反思实践共同体,尝试了“理论+反思”、“案例+反思”“实践+反思”三个阶段的反思性教学实践。实践证明基于群体的反思性教学更利于创设浓郁的反思氛围,激发个体反思意识和动力,使个体和群体反思活动不断深入,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