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金融全体化的背景下,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的获利空间逐渐缩小。而随着资本市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电子商务在政府和企业得到广泛运用,居民消费行为和家庭理财观念不断变化,这些则为银行业打开了一个新的获利空间。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在组织结构、经营模式、经营理念、内控制度等方面都做出了探索性的调整,其业务经营的内涵和本质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来看,商业银行逐步从传统的金融中介商向内涵更广泛的金融服务商转化。金融百货公司中间业务因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获利的主要途径,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按照WTO的协议规定,2006年年底,我国银行业将对外国金融机构全面开放,届时,外资银行将获得与国内银行同等的待遇。外资银行必将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管理技术、多方位的营销手段、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给国内的商业银行带来严峻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市场格局已经相对稳定,外资银行介入此类业务的短期收益与风险预期都不会很理想,再加上受分支机构、网点少的约束,外资银行也不会在资产负债业务方面展开大面积的开拓和发展。中间业务必然首当其冲成为外资银行拓展市场的争夺目标。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尽管理论界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意义与必要性、市场开发的可能性都做了深入地探讨,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商业银行也已经看到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总体开展进度不够理想。如中间业务的经营品种少,范围狭窄,收益差,高附加值的业务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开展中间业务的强烈欲望,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撑,缺乏高效率全方面的营销手段。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局面也十分严峻,一是央行连续八次降息,导致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