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全科医生指的是具有较高综合性、经过专业训练并在基层工作的临床医生,他们为个人、家庭和社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有效和一体化的医疗服务,并能够对健康和疾病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责任式的管理。加快培养大批合格全科医生,对于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分级诊疗体系以及维护和提高全国人民健康水平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全科医生的人才培训和储备,并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制度化,但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目前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全科医生岗位吸引力不够,培训后全科医生的基层执业率不高等问题都直接影响了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因此,本研究旨在从全科规范化培训学员的角度出发探究影响全科学员从事全科医生职业的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研究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调查山东省正在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学员,了解影响其规培完继续从事全科医生职业的因素,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的办法,争取能为留住全科医学人才和稳定全科医生队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运用了质性研究方法和目的性抽样方法。研究人员于2019年6月-8月在山东省济南市和青岛市2所规培基地确定了 21名正在参加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运用访谈提纲对其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研究。主要研究结果本研究共访谈21名全科学员,总结出影响全科学员从事全科医生职业的5个层面因素,分别为:(1)职业方面。学员认为在基层只能看一些简单的疾病,培训和晋升机会少,个人发展受限;社会认可度较低;待遇水平低,价值不能得到合理体现;全科医师职责不清晰,压力大。(2)专业认知方面。学员认为全科医生没有前途,在基层不能“学有所用”;且学员对全科医学的认识及关注处于被动状态,对全科医学理解不深。(3)规培方面。学员提出门诊轮转时间少,培训效果不理想;带教老师不是真正的全科医生,对全科不了解,不能给学员全面的指导。(4)政策方面。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尚未得到完善,基层药品少;国家在发展全科、培养全科人才方面出台的政策未落实到位。(5)患者方面。患者对全科医生信任度不高,不愿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也是影响全科学员不愿从事全科医生职业的重要因素。结论与建议本研究发现影响全科学员从业意愿的因素包括全科医生职业、专业认知、规培、政策和患者这五个方面。建议:(1)增加培训学习和发展机会,提高全科医生成长满意度(2)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全科医生社会认可度(3)增加政府投入,建立合理的补偿和激励机制(4)明确全科医生定位,完善全科服务团队建设(5)改变医学教育模式,吸引全科医学人才(6)完善师资培训和考核评价标准,落实临床及社区基地带教工作(7)完善分级诊疗和基本药物制度,充分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