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200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GDP的比重达60%左右,为我国提供了70%左右的就业岗位。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资金短缺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其发展的瓶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成了一项迫切的任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一直比较单一,主要有企业自身积累、银行贷款、有价证券三种形式,而银行贷款是我国中小企业的的首要资金来源。但一直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都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小企业在银行获得的贷款量与其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贡献极不相称,发展势头被严重遏制和阻碍。尽管我国近几年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2008年发生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让众多中小企业雪上加霜,更是需要获得银行的强有力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难,这既有中小企业自身的因素,也与商业银行密切相关。而作为金融主体的国有商业银行,在解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上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即是鉴于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这两大经济主体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国有商业银行的视角来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实质性的剖析并对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融资进行多角度分析,并探索有利于进行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和业务转型的经营模式,来推动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及我国整个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在系统总结和阐述本文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文献基础上,回顾了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包括MM理论和啄食顺序理论)和银企关系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杠杆性融资理论),这为研究国有商业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间的信贷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接着在全面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融资现状的基础上,得出了中小企业存在信贷困境的原因;然后对中小企业融资中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为进行分析,主要从基于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间的博弈、国有商业银行的微观行为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宏观行为三个方面分析;接下来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国有商业银行加强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给出相关融资案例。最后,结合以上分析,本文给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