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硅酸铁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e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共聚工艺制备一种铁系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硅酸铁(PSF),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扫描、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手段探究了Fe-Si反应机制、水解规律和混凝性能,对其聚合机理和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研究工作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对聚硅酸铁的制备方法进行了优化。选择铁硅摩尔比、酸化剂种类、聚合温度作为主要影响因素,考察对混凝剂形态结构及混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硅摩尔比不同,硅铁之间络合方式存在差异。用硫酸做酸化剂可以使反应快速达到平衡状态,在短时间内完成氧化、络合、水解等过程。50℃为最佳聚合温度。硅酸分子中的电子和质子活跃度提升,与邻近分子的碰撞机率增大,使硅铁聚合反应达到最佳状态。结合SEM技术手段,可以观察到Fe/Si摩尔比为1.5的PSF形状规则,方向性明显,空隙错落有致,空间立体性强。红外光谱证明铁离子与聚硅酸并不是简单地混合,而是通过某种化学键相互络合。通过监测PSF水解过程中的pH变化,并结合理论计算研究PSF水解形态分布。研究表明,Fe/Si摩尔比的增加有利于Fe3+与OH-络合,形成Fe(OH)2+。随着溶液体系pH值升高,阳离子型水解产物逐渐减少,并且荷电比越大其下降速率越快。借助透光率脉动检测仪实时监测PSF水解絮凝指数(FI)变化,发现絮体成长分为滞后、快速增长和趋于稳定三个阶段。在Fe/Si=2,投加量为1 mmol/L时,絮体粒径最大且结构稳定不易随着搅拌时间增加而破碎。对比考察聚硅酸铁、聚合硫酸铁、高铁酸钾、聚合氯化铝处理腈纶废水的混凝性能,结果表明,聚硅酸铁处理效果最好,COD和TOC去除率分别是35%和30%。聚硅酸铁处理乳胶废水效果显著,在投药量为10 mmol/L时,COD去除率达到最佳为73%,浊度去除率达80%以上。
其他文献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与浓厚的地域风情.为了有效地传承与发展广西民族音乐,将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融入到传统民族乐器中,构建广西民族室内乐教学模式
[摘要]课堂声乐活动在整个音乐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在高校声乐课堂理论教学之外为学生开辟的又一声乐教育和艺术实践的新天地,虽然课堂艺术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特点等都与课堂理论教学有所区别,但它同课堂理论教学一样,是实现音乐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艺术实践;高校;声乐;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2-0026-
目的 研究探讨治疗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应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成人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
2018年10月23日至25日,由国家教育部主办的第十届“‘珠江,,恺撒堡钢琴’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在八桂才子学府广西师范大学隆重举行.历时
通过对“互联网+”时代高校钢琴微课教学分析,明确其具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性等优势。了解主动性、系统性是微课的设计原则,对其应用进行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