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脱氮除磷工艺在规模化养猪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l19801110t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村地区普遍鼓励扩大养殖生产的背景下,我国畜禽养殖业蓬勃发展,近年来养猪产业呈现产业化、规模化和区域化发展态势。由于规模化养猪场排放废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且在我国长期缺乏重视和管理,其已成为我国多数地区和流域的最主要污染源之一,每年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大量的氮磷资源流失浪费。本文主要研究规模化养猪废水的电解脱氮除磷工艺,工艺克服了传统养猪废水处理技术中高浓度氮磷污染物处理效果不佳的技术瓶颈,和常规技术比较具有设备简单、维护方便、水力停留时间短、处理效果好等优势。研究成果包括:1.电解脱磷过程最佳pH值范围为5-9;最佳铁磷摩尔比为3:1;曝气条件能有效的提高电解脱磷效果,缓解电极钝化现象,降低电解过程压降从而减少能耗损失等优点,最佳曝气量为1.0L空气/(min?L溶液);铁板/铁板电极和铁板/石墨电极的电解除磷效果相近。2.电解脱氮过程pH值范围适应性较广,在中性条件下更有利于氨氮的去除;在适当的电流密度条件下,初始氯离子和氨氮最佳浓度比为10:1;理论有效余氯与氨氮摩尔比为2:1时所对应的电流密度为最佳;在该过程内曝气条件不能发挥有效的吹脱作用。3.通过模拟废水实验证明了电解脱氮除磷整合工艺的可行性;实现了在反应过程中无需投加药剂,在同一电解槽中电解脱氮和除磷过程的间歇替换;阳极铁板没有发生阳极钝化现象,电导率和水温等运行参数变化平缓;目标污染物磷的去除率达98%,但工艺中溶液酸碱度极不平衡导致脱氮时间较短,脱氮效果不理想仅为18%;曝气条件对提高污泥沉降性有积极作用,但对于提高氮磷的去除效果十分有限。4.实际废水处理耗时136min,有机物的降解补充了水中的碱度,延长了电解脱氮过程的时间,氨氮和有机物去除率上升显著分别达到42.4%和83.7%;电化学氧化作用较电絮凝作用去除有机物效果更好,有机物的降解主要发生在脱氮阶段;实际废水中电解脱氮和脱磷阶段皆能除磷,脱磷所需时间大大缩短;当实际废水中有机物浓度增高时,氨氮去除率将提高;曝气条件有利于有机物的去除,但对于氮磷去除效果不明显,在水中有机物去除能够满足要求情况下,不建议增加曝气条件。
其他文献
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之一,煤炭工业是关系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基础产业。就山西省而言,煤炭开采对自然资源、社会和环境带来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自1979年起,
当前,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发展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国家各领域信息化的应用过程中,教育信息化已然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信
在当今已经被大众消费文化吞噬的世界里,快餐化的写作与阅读正消解着小说的社会责任与道德约束功能。美国当代文坛更是遭遇了低谷,迫切需要树立新的文学偶像,打造新的文化经
1631年(明崇祯4年)在常德附近发生了一次破坏性地震,前人对该地震作过探讨研究,曾给出了4个等震线图和震中定位。文中在重新查阅历史记载资料的基础上,重新绘制了该地震的等
1996年出版的《晋都新田》发表了1971年在侯马市煤灰制品厂基建工地出土的一件玉圭。这件编号为K132:12的玉圭呈窄条的倒梯形,两端为略呈弧形的薄刃,中部偏下有一圆穿,长21、最宽
报纸
苏6区块盒8段是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主力产气层,但其沉积特征和砂体演化规律有待明确。分析岩性、沉积构造和旋回特征等沉积相标志,认为研究区目的层为河流相沉积,盒8下亚
转型期社会福利建设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当前亟待权威性、统一性的社会福利法对社会福利发展和社会生活进行指导和规范。社会福利在立法体例、立法技术以及立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区域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旅游业作为一项综合性产业,已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引擎。虽然现阶段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步伐加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以及对肝脏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诱导大鼠NAFLD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NAFLD模型组及3种不同浓度的姜黄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