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员工工作时间与其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erene_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就业质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步入了全新阶段,经济发展的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向了创新驱动,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经济收入逐年增加、生活质量逐年改善,但是中国居民的就业质量并未同步提升。就业作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人民幸福感的提升。就业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就在工作时间上,根据传统的劳动供给理论,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劳动供给受到工资的影响将先增加后减少,在中国已经进入中等偏高收入国家行列的背景下,依中等偏高收入国家的经验,中国的劳动者工作时间应当呈现减少的趋势,但我国劳动者工作时间过长、过度劳动、过劳死现象却依然存在,甚至一度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究其原因,在于企业在追求自身员工高绩效的同时,忽略了工作时间这一因素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素来是企业管理者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到梅奥的霍桑实验,目的都是在寻求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的因素,绩效从结果论到行为论,再到结果、行为综合论,经历了不断发展和改进,因此,员工工作绩效的研究是理论界和实践界永不过时的话题。针对工作时间与工作绩效这一问题,本文将深入研究其内在关系,并引入工作幸福感这一中介变量,探究工作时间与工作绩效间内在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比较新生代员工与老一代员工工作时间对工作绩效影响作用的差异。本文在对新生代员工、工作时间、工作幸福感和工作绩效的概念、结构和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结合社会角色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构建了工作时间与工作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之后基于343份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运用SPSS21.0和AMOS21.0进行了统计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每日工作时间的长短与员工的工作绩效呈现倒U型关系,并且工作幸福感在其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而新生代员工在创新绩效和学习绩效方面更优于老一代员工,并且最优工作时长也大于老一代员工。本文实现的创新之处在于:其一,实证检验了工作时间与工作绩效的倒U型关系;其二,引入了工作幸福感这一变量,深入探讨了工作时间与工作绩效的作用机制;其三,比较了新生代员工与老一代员工在工作时间与工作绩效这一关系中的差异,为管理者对新生代员工的管理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文章基于全国31个省区1998—2014年的相关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率具有空间自相关性。随机效应的SDM结果显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经济
以浙西和皖西地区为案例,对我国东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态势及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进行了初步的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从目标的可行性、价值观的可靠性等方面对地方城镇化发展政策加以评价。针对现行运作中的不足与误区,提出指向未来"出路"若干政策导向。
本文利用我国省级截面数据实证探究我国工业化水平与"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分布密度的关系,经过数据的筛选和严格的诊断检验,并且在对计量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我们得
日本古代的制度集村经中世的土地分裂形成分散的农业集落,是近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由于人多地少和农村工业的发展,在人口向东京等三大城市圈集中的同时,农村就地城市化仍然存在。由于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的可达性增强、地方经济逐渐全球化,并同时进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与土地资源整合。政策引导下的国家投入与地方建设使农村在分散集落中出现了大量的人口聚居区,即相互联系的小规模的开放性的多元分散城市。本文用
<正>瑞士手表出口增速放缓对于2013年的瑞士手表出口市场来说,其整体结果是符合预期的。在上半年增长快速放缓,相比2012年一月至六月份取得了0.7%的增长。手表出口在2013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