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可能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后。
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可能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后。
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62例年龄在15-45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本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男45例(72.6%),女17例(27.4%),年龄最小16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36.03±7.69岁。
2、15-30岁年龄段患者15例(24.1%),31-45岁年龄段患者47例(75.9%)。
3、本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为:血脂异常38例(61.3%)、原发性高血压30例(48.4%)、吸烟20例(32.3%)、糖尿病15例(24.2%)、饮酒14例(22.6%)、心脑血管病史12例(19.4%)、脑卒中家族史9例(14.5%)、发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7例(11.3%)。
4、本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明确病因的54例,占87.1%,其中动脉粥样硬化36例,心脏疾病3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3例,偏头痛3例,产后2例,口服避孕药2例,血液成分异常1例,术后1例,烟雾病1例,动脉炎(SLE)1例,H1N1病毒感染1例;病因不明者8例,占12.9%。
5、本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言语障碍、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为主。
6、本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13例(21.0%)出现并发症,出现的并发症为离子紊乱、感染、心肌缺血、低蛋白血症。
7、在预后方面,治愈42例(67.7%);显著进步9例(14.5%);进步8例(12.9%),无变化3例(4.8%),死亡0例(0%)。
结论:
1、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男性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女性患者;
2、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3、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饮酒等。对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地干预和控制(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对于降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复发率有重要意义。
4、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病因复杂多样,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疾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偏头痛、产后、口服避孕药、血液成分异常、术后、烟雾病、动脉炎(SLE)、H1N1病毒感染。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最为常见。
5、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表现为与动脉供血区相符的急性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并发症少,预后好。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新理念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课堂,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许多的思考。面对新课改我们都要经历苦恼、反思、探索、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创造性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创造性地驾驭教材,处理教材,不断地自身调节,以达到课程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课改 思考 新课改的实施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搞好小学数学教学,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以下就新课程下
摘要:在数学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要对数学学习内容理解、掌握,必须要有很好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而掌握了这些能力,可以为培养其他学科所需的科学素质及逻辑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思维 培养 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遵循数学学科和学生思维的特点,加强思维训练的针对性,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加强对小学生数学素质培养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对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分别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个体差异 迁移 归纳 伴随着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亟需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丰富中学教学结构体系。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侧重以教师为中心,以竞技技能知识的习得为重点,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在整个课堂中,学生只是充当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但可以促进幼儿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让人受益终生,而习惯的养成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的。著名儿童教育家孙云晓说过:“儿童教育就是良好习惯的培养”,说明幼儿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角色游戏作为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游戏形式,深受各年龄班幼儿的喜爱,幼儿在游戏中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通过游戏可以让幼儿建立并遵守规则、掌握分辨是非的能力、学会正确处理人与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
摘要:物理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探究式学习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方法,为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增添了新的内涵。那么,怎样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形成物理观念,领悟科学物理研究方法呢?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成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物理探究。 关键词:探究式
摘要:语文课堂练习不同于课后作业、家庭作业,具有激发情感、语言训练、推进课堂教学、启迪思想、发现问题、总结巩固等多项功能,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实践环节。要想改变课堂练习遭遇的尴尬局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以为,首先要从教师设计基于“教”“练”相融的语文课堂练习入手,设计时应做到认准时机、依托文本、基于学情、兼顾年段特点,让课堂练习与课堂教学自然融合,让口头表达与书面作业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