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建设国际化的实现,是进入“世界一流学科”的一个重要门槛。本文将教育管理学科建设国际化界定为将跨国的、跨文化的、全球化的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目标、趋势、理念、规划、方法以及运行实施机制与管理模式等众多维度,通过学科建设国际化计划、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要素融入、渗透到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建设中的相互协调、共生互助、协同发展的过程。借鉴ACE国际化评价体系中的国际化承诺、组织结构与职员,并结合学科建设的知识形态、活动形态和组织形态三大形态,提炼出学科建设国际化计划、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这六大要素作为分析框架。借助教育管理学科建设国际化的六要素分析框架,考察分析了UMass Boston的教育管理学科,发现其通过明确国际化理念、课程设置上更加关注国际问题及案例研究、提供必要的政策优惠和财政支持、开展体验式学习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支持教师参与国际化的交流学习提高国际素养、建立强大的内外合作伙伴关系等措施来促进教育管理学科建设的国际化。此外,选取东北地区的S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与东部沿海的N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国际化状况作为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了当前中国教育管理学科建设国际化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学科建设国际化计划上,缺乏系统的教育管理学科建设国际化计划;在课程体系上,没有有效的与国际教育管理学科研究接轨;在教学方式上,仍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辅;在师资队伍上,受学校财政限制有国际访学经历的教师比例不高;在人才培养上,缺乏具国际竞争力和跨文化领导力的创新型人才;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上,缺乏各种类型的国际合作等。通过运用开放系统理论、制度文化理论、理性选择理论、全球国家本土化启发式代理理论、人的非社会的社会性理论等理论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语言障碍、观念落后、自身竞争力不足、制度及资源限制、国际化规划缺乏等诸多原因。最后,为推动我国的教育管理学科国际化进程,提出应明确学科建设国际化计划、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采用国际化的教学方式、建设有国际水准的师资队伍、建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国际化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化的条件建设的方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