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港口体系演进过程研究——基于中美两国的对比分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chP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装箱化提高了运输效率,促进了航运的专业化发展,对于全球供应网络的形成和运转具有重要作用。而中美两国,分别拥有世界最活跃和最早的集装箱港口体系,因此研究两国集装箱港口体系产生和发展的宏观规律,有助于指导港口建设,更好的服务地区进出口需求,实现港口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本文首先从港口及港口体系演进理论出发,分别对集装箱港口体系演进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且对其研究方法进行分类。其次,本文根据集装箱港口竞争特征,构造集装箱港口体系演进的概念模型,从单个港口的竞争策略入手建立起集装箱港口竞争博弈模型。在前人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集装箱港口体系演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构建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进指标以及外部影响因素指标,最终推导出集装箱港口体系集中度演进的决定方程。  而后,本文以1979-2010年中美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进过程为研究对象,将两国的总吞吐量、集装箱港口总数量以及市场集中程度进行对比,得出两国集装箱港口体系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相同的演进阶段,具有相似之处。在分析两国在港口管理体制、腹地经济分布和交通网络密度的差异后,本文应用1979-2010年中美两国的实际数据,对集装箱港口体系集中度决定方程进行验证,结果证实中美两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分布和公路网络的不均衡性是影响集装箱港口体系集中度的共同影响因素,而我国的集装箱港口体系竞争格局还受到铁路网络的分布影响。  本文依据上述结果,结合与美国集装箱港口的对比,对我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建设提出了一部分政策建议,为我国集装箱港口的快速集约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面对跨国汽车制造企业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与挑战,中国汽车制造商纷纷采取新的供应链管理理念,联合汽车产业中的上、下游企业,在业务上加强合作,共同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汽车供应链中,汽车系统供应商(OEM)及零部件供应商处于供应链的上游,这部分企业是供应链金融中主要的融资企业,制造商位于汽车供应链的核心地位。当上游供应商面临资金短缺,无法满足汽车制造商的订单需求时,不仅会减少供应商的经营利润,也会给
目前,网民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在线搜索。但是随着WEB 2.0和各类社交网站的日益崛起,传统搜索引擎的重大缺陷日益凸显。即各种Web2.0网站和社交网站拥有极为丰富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