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苎麻是中国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如何提高其纤维品质和产量是重要的研究方向。苎麻在中国主要种植在长江流域,每年收获3次,对氮磷钾肥料的需求量大。氮磷钾(NPK)肥料影响了苎麻重要的生长发育过程,苎麻常规大田生产氮肥用量在300kg/ha以上,麻农为追求高产量,过量施用N肥,造成肥料利用率不高和环境污染。GA3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叶面喷施GA3对苎麻纤维品质改良有潜在作用。进一步明确大量元素NPK对苎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低肥力(施肥量为常规肥力的1/2)情况下,探索低肥力施用对苎麻产量的影响,探讨低肥力及低肥力补偿赤霉素等可行的栽培调控方式,对于减少肥料施用,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人以华苎5号为材料,进行减量施肥及减量施肥配施GA3对苎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试验一:减量施肥对苎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1)对农艺性状的影响:不同肥力及组合显著影响其农艺性状,N肥效应更显著。株高变幅为45.4cm(N0P0K0处理)-90.6cm(N150P75K150处理),N150K150(87cm)及N150处理为(71cm);茎粗K150(7.5mm)及N150P75(7.4mm)低于N150P75K150处理(8.7mm),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茎鲜重和干重N150K150和N150P75处理差异不显著,N150P75K150处理的茎鲜重是对照的2.45倍,茎干重是3.25倍;单蔸分株率在3.1(CK)-7.1(N150P75K150),单施NPK期分株率在4.0-4.33,而N150K150处理下,分株率达到了6.3,暗示NK肥处理组合显著提高单蔸分株率。 (2)对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肥料处理对苎麻鲜皮重、原麻重量、纤维强力、纤维伸长率和纤维直径等具有正向作用,NK肥对产量和品质起主要作用。N150P75K150处理鲜皮重是对照的2.65倍,原麻重是2.58倍,N150P75K150和N150K150处理的鲜皮重和原麻重差异不显著,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纤维强力变幅为21.6cN(对照)-47cN(N150P75K150处理),N150P75(42.9cN)和N150K150(40.4cN)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其互作处理有利于提高纤维强力;纤维断裂伸长率也呈相似趋势。P75、 K150和对照间纤维细度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N150P75K150(30μm)和N150K150(27.1μm)增加了纤维直径2倍,说明N150及其处理组合通过增加纤维直径来提高产量,要获得优质纤维宜适当降低氮肥施用量,增加PK肥施用量。 (3)植株部分器官NP含量分析:叶片、叶柄、韧皮纤维和木质部N含量以N150P75K150和N150K150处理较高,P75处理较低,说明NK肥有互作,不同器官间N含量叶片>叶柄>韧皮纤维>木质部。叶片、叶柄、韧皮纤维和木质部P含量以N150P75K150和P75K150处理较高,不同器官间P含量叶柄>木质部>叶片>韧皮纤维。 试验二:低肥力、常规肥力和低肥力+赤霉素对苎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盆栽试验结果显示: (1)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低肥力处理组三季麻株高差异不显著,N140P70K140处理比对照高29-72%;常规肥力处理组头二季麻株高差异不显著,N280P140K280处理比对照高31-83%;低肥力处理组+GA3处理头麻株高差异不显著,三麻株高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N140P70K140+GA3比对照高54-106%,说明GA3处理对三麻株高增加效果明显,且低肥力处理组+GA3均比相应常规肥力处理株高增加8%-14.7%;地上部生物量增加也有相应趋势,低肥力处理组+GA3均比相应常规肥力处理地上部生物量增加13.2%-16.4%。低肥力处理组+GA3处理的鲜茎重、单蔸分株率和茎粗等均高于高肥力处理和低肥力处理组。低肥力处理组+GA3原麻产量比常规肥力处理三季麻分别增产21.4%、28.4%和28.2%,比相应低肥力处理三季麻分别增产49.6%、34.3%和41.1%;而低肥力处理组+GA3脱胶后的精干麻产量比常规肥力处理三季麻分别增产14.9%、21.3%和26.2%,比相应低肥力处理三季麻分别增产46.4%、32.9%和34.9%,表明低肥力处理组+GA3具有良好的增产潜力。 (2)对纤维品质的影响:纤维直径低肥力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各对照的纤维直径为22-24μm,纤维直径最大的是低肥力NP+GA3处理(47.6μm)。纤维伸长率最大的均为NP处理,而纤维强力高、低肥力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表明NP组合对纤维品质的影响较大。 试验三:低肥力、常规肥力和低肥力+赤霉素对苎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因2016年头麻收获后遭遇特大洪涝灾害,没有进行二麻和三麻的产量测定。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各处理下对照,低肥力处理、常规肥力和低肥力+赤霉素处理增加了地上部分生物量、鲜茎重和鲜皮产量。相对于对照,不同肥力处理下(NPK、NP和NK)地上部分生物量、鲜茎重和鲜皮重极显著增加,株高差异不显著,鲜茎重除CK外差异不显著。NPK、NP、N和NK处理下,原麻干重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低肥力+赤霉素处理提高产量主要在NPK、NP、N和NK处理组合上,通过提高株高和相应的皮厚来提高产量,暗示N肥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