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使用2000-2009年10年间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大城市的数据,研究了城市内部收入差距、人口流动与刑事犯罪和治安案件发生之间的关系。从案件的发生遵循泊松离散分布的假定出发,本文构建了犯罪率与基尼(Gini)系数、暂住人口、失业率和公共安全支出等相关变量的泊松模型,找到了收入差距、人口流动等影响刑事和治安案件发生的经济学实证依据。 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失业率、暂住人口等变量之后,基尼系数与刑事和治安案件的发生存在显著的统计关系,他们之间的弹性系数分别达到0.648和0.126,其中基尼系数对刑事案件发生的效应在5%水平上统计性显著。暂住人口也是影响刑事和治安案件发生的主要因素,其弹性系数分别为1.367和-0.317,其效应在1%水平上统计性显著。 本文的创新之处有:第一,以泊松模型作为研究工具,区别于目前国内犯罪发生的相关研究主要以一般均衡模型为工具的现状,在这个意义上对文献做了补充。第二,定义每十万人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数作为犯罪率的代理变量,改变了以往使用检察院批准逮捕人数或者被刑事起诉人数衡量犯罪率的情况。第三,现有文献的计量分析存在剔除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现象,而使用2000以来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作为已有文献的一个补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