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杖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成分的分离提取及性质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9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生物活性(α-葡萄糖苷酶活性)指导下的导向分离技术从中药虎杖中分离和纯化了具有显著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两种物质-A和B。首次确认这两种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和醛糖还原酶都具有强烈的抑制活性。动物实验显示:两种物质均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及正常小鼠的餐后血糖。本文侧重探讨了活性组分的筛选、分离提取和纯化工艺以及两种组分的化学、酶学性质及体内降血糖活性。 活性物质分离提取和纯化的主要工艺路线:乙醇浸提→石油醚脱脂→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浓缩干燥。得到HPLC纯度分别为96.3%和99%以上的两种组分,经红外、质谱、核磁共振及相关化学方法定性分析,初步确定分别为大黄素类物质(下文简称A)和二苯乙烯类物质(下文简称B)。酶促反应动力学实验表明:物质A对α-葡萄糖苷酶为竞争性抑制,比活性为298U/mg,Km=0.179mmol/L,Ki=3.09μg/mL;物质B对α-葡萄糖苷酶为非竞争性抑制,比活性为408U/mg,Km=0.182mmol/L,Ki=2.78μg/mL。动物实验表明,每天按200mg/kg小鼠给药,连续给药八天,物质A和物质B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均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其中物质B的降血糖效果要优于物质A,接近市售格华止和拜糖苹的降糖效果。按300mg/kg给药的小鼠餐后血糖实验中两种物质均显示出较好的降餐后血糖作用。
其他文献
该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转基因植物,使其降低木质素含量、提高纤维素含量,从而解决造纸制浆过程中因降解木质素造成的污染问题,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本文在直径为0.476 m的标准椭圆封底的透明有机玻璃槽内,对粉体搅拌进行了功率特性和混合性能的研究。实验过程中以树脂颗粒与玻璃珠颗粒为实验原料,通过改变搅拌桨组合方式
地方性氟中毒是典型的地球化学性疾病,以氟斑牙和氟骨症为主要症状,累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我国受害较重。过量氟可透过血脑屏障在脑中蓄积,对神经系统产生损害作用,而海马
煤基炭膜是以成本较低的煤粉为主要原料与添加剂混合后,经成型、干燥、炭化制备而成的一种新型无机多孔膜。与传统的聚合物膜相比,它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较高的机械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