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院校利用银行贷款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满足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基本需求等方面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随着还贷高峰的到来和生员的逐年减少,巨额的还本付息压力使高校面临严峻的财务风险,极易引发金融风险,高校成为新的高风险贷款行业。那么,这些风险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在实际运行中的表现形式如何?如何防范控制高校财务和银行金融风险?
本文从分析高校银行贷款快速增长的成因入手,阐述了高校银行贷款潜在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运用预算软约束理论以及产权理论对风险的产生根源进行了分析。强调指出高校的贷款冲动和风险,凸显了政府责任的缺位,因为在公有产权背景下,国有高校不会主动控制自身的贷款规模,国家作为所有者给以其的预算约束是“软”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一是政府切实履行教育投资的责任,二是对高校进行产权改革,硬化约束。最后,从高校、银行、政府等不同主体的角度探讨了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
论文的基本框架如下:第一章为引言,阐述了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第二章主要从财务、金融、政策法规、管理机制、担保措施等八个方面分析了高校银行贷款带来的风险;第三章从预算软约束和产权经济理论出发,探讨了我国高校贷款快速增长的根源;第四章围绕高校贷款运用中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分别从高校、政府、银行等不同主体的角度论述了管理和控制贷款风险的应对措施;最后总结全文,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论文的新颖之处在于:一是运用预算软约束和产权等经济理论对“贷款兴教”的风险形成根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二是借鉴利用银行对企业的授信评估办法提出了合理界定高校贷款规模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