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综合概念。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就是从各个方面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全面的要求。具体目标应该是努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观,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形成家庭和睦、民风纯朴、社区安宁的良好社会氛围,使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有效推进。因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已成为时代赋予的使命和任务。怀化是湖南的“西大门”和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边陲地区的商贸中心与物资集散地,具有(1)区位优势明显;(2)气候条件适宜;(3)交通通信发达;(4)交通通信发达的优势,同时也有示范区所在地土地后备资源不足,集体经济力量薄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低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的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综合研究了已有的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模式,并结合怀化市的实际情况,对怀化市新农村示范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怀化市李公湾村新农村示范区为例,按照(1)产业发展为主、惠民为本;(2)规划先行,分步实施;(3)因地制宜、务求实效;(4)合理建设、有效保护的原则,结合怀化市的实际,提出了适合怀化市情的新农村建设布局总体规划与产业总体规划,并从绿色社区及公共服务体系,科技发展等五个不同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方案,突出以怀化特色产业带动,选择具有特色的种植业、养殖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产业发展方向,以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为动力,建设一个以农业产业带动为主,辐射周边农村,农业产业与生态、人居环境改善,新型农民培训等多功能融合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