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互联网思维等词汇频繁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成为时下的热点词汇,一方面,体现出政府对这一新型的金融业务模式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互联网金融在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P2P网络借贷,英文名Peer-to-Peer,意为点对点、个人对个人信用贷款,它是以互联网为媒介,通过专门的网络借贷平台来实现存款人与借款人之间的资金借贷。P2P网络借贷的出现,无论是对被商业银行忽视的长尾群体,还是那些能承担高风险的投资人或者资金实力较强的大企业来说,都是一个较好的投资机会。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的现实问题。目前,P2P网络借贷发展迅速,正处于高数发展时期,对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及理财业务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探究P2P网络借贷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机制与效应,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价值。本文内容安排如下:首先,通过国内外文献回顾,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内容及方法进行梳理与分析;其次,介绍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以及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与发展方向;第三,从商业银行金融中介理论、P2P平台经济理论以及长尾理论出发,结合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背景,阐释了 P2P网络借贷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机制与途径;第四,实证分析了 P2P网络借贷规模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效应,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第五,基于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与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视角新,以往学者侧重于研究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性的诸多因素,本文着重研究P2P网贷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具有针对性;(2)研究内容更加细化,根据所有制的差异,将商业银行区分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分别研究了 P2P网贷发展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盈利性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