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等离子体辅助制备纳米材料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RMYU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催化、太阳能电池、各类传感器件等诸多领域。纳米颗粒的制备更是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中叶。近年来,对于制备纳米颗粒和纳米结构材料的方法层出不穷,其中包括各类纯化学法、电化学法、等离子体法、辐射法等等。对于纳米材料,不仅是其各种制备方法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纳米材料的尺寸分布、形态特征和表面修饰等的控制也成为纳米科学研究的重点,并且纳米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不断被人们所发掘。随着纳米材料应用的普遍化和商业化,我们将逐渐进入一个纳米的时代。本文第一章从纳米材料的起源、量子特性、光学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纳米材料的起源、发展和研究现状。自从十九世纪中叶,法拉第开启纳米材料制备和研究的大门后,纳米材料独特的量子特性被人们所发现,而其量子特性引发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使得纳米材料逐渐被研究者们所关注,并应用于各个领域,随之而来,纳米材料的各类制备方法也成为纳米科学研究者的探索和研究重点被不断发现和总结。由于金属纳米颗粒与碳纳米颗粒的制备手段有较明显的不同,我们分成两节分别介绍;对于纳米材料的应用,可以说有成百上千的应用实例,我们选取个别领域的应用做了简要的介绍。本文第二章、第三章主要介绍采用一种新型、环境友好的方法即常压微等离子体辅助电化学的方法制备金、银纳米颗粒,我们通过对主观实验条件因子包括溶液温度、还原电流强度、搅拌因素、反应前驱物浓度、稳定剂因素等控制达到了对制备纳米颗粒尺寸、分散性、均匀性的控制。在第三章中,我们将这些主观实验条件因素转化为客观存在的影响因素如反应速率、反应区域驻留时间和电荷互斥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并从客观影响因素的角度对实验结果给与了适当的解释。同时,我们对金和银纳米颗粒的制备进行了对比和讨论,指出了制备金、银纳米颗粒的一些区别以及相同实验参数的变化所引起不同影响的原因。本文第四章主要介绍利用微等离子体辅助电化学的方法合成大小均匀并且产生蓝色荧光的碳量子点。通过引入微等离子体,在没有外部加热或者酸性反应物的情况下,大大加速了量子点的合成,从而降低了能源成本和反应时间。相比我们小组发现的纯化学法在制备过程中所需的氢氧化钠大大减少。结果表明,碳量子点的蓝色荧光是由于等离子体引起,而非外部加热;同时,微等离子体引入纯化学法后,制备的碳量子点会出现有更多类型和更多的官能团,并最终导致了利用微等离子体辅助法合成的碳量子点产生蓝色荧光效应。本文第五章主要介绍利用介质阻挡放电这种等离子体处理的方法,对工业纯钛进行表面改性和表面形貌修饰,通过在不同钛组表面植入和培养前成骨细胞的一系列实验,在对比观察和分析后发现,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方法处理的工业纯钛显著增强了细胞粘附、铺展,并对前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没有负面影响。此外,我们的研究还表明,表面微米-纳米量级的结构形貌,尤其是纳米尺度颗粒形貌的分布,有助于细胞的附着和增殖,而表面微结构和表面化学/能量分别影响细胞的分化和铺展。该章的研究可以作为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应用的一个实例。总结展望部分总结了作者的研究成果,并从纳米颗粒尺寸方程的建立、纳米颗粒生产效率的提高、碳量子点形成机制的研究、碳量子点制备过程的产物分析、DBD处理钛样品技术的改进、“斑图刻蚀”技术的想法、碳量子点与纳米光栅相互作用的光学原理等方面对纳米材料的制备、理论研究以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矿业工程运作过程中对于矿山环境的影响是必然存在的问题,在环境保护的同时,编写有效的恢复治理方案也是在开展资源获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针对这一方面所采用的技术必须
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具有大规模工业应用前景。高效地利用等离子体实现材料表面改性和功能结构构筑是本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深入探索了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
某区域生鲜资源丰富,居民生鲜消费主力是本地生鲜,但缺乏网上供需平台。在新零售格局下,建立区域性新零售生鲜平台,以服务本地生鲜需求为主,融合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实体店,打
目的:利用NMU2R稳定细胞株和阴性细胞株并通过siRNA干扰分析筛选柑橘类黄酮中对NMU2R有激活效应的物质。方法:利用NMU2R细胞考察9种柑橘黄酮对NMU2R的激活效应,然后针对激活
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high performance cementitious composite,UHPCC)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土木工程材料。和普通混凝土相比,它具有极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
采用复合材料热压工艺,制备了0-3型PZT/PVDF(钛锆酸铅/聚偏二氟乙烯)压电复合材料.系统地研究了PZT体积分数对材料介电、压电性能的影响,并与Fumkawa等人的理论预测进行了对
颅面裂隙畸形简称面裂,为最常见的先天性颅面畸形中的一种,也是人类最常见的畸形之一。主要表现为颅面部组织的部分或全部缺失,因其发生于面部,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及社会生活
摘要:体育课程是小学教育阶段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不同学生的身体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体育运动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通过将分层教学模式合理的应用到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对强化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具体论述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旨在为强化小学生的体育素质提供可参考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