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实验主要对吡啶、吲哚、喹啉三类含氮杂环化合物缺氧降解过程中硝酸还原酶活性进行研究.研究适宜含氮杂环化合物降解的最佳碳氮比,适宜硝酸还原酶作用的最佳条件,包括温度、pH值等;适宜条件下,在缺氧条件下以吡啶、吲哚和喹啉为单一基质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以及含氮杂环化合物、硝态氮、TOC等的降解情况.在该实验运行条件下,研究结果如下:(1)缺氧条件下降解难易程度为吡啶最易,吲哚次之,喹啉最难;吡啶实验1的速率略大于吡啶实验2的速率,这可能跟种泥不同有关,也间接说明了通过污泥驯化,可以使来源于处理生活污水的微生物处理有毒有害难降解有机物的能力大大提高;吡啶和吲哚的缺氧降解曲线可以拟合为零级反应,喹啉的缺氧降解曲线可以拟合为一级反应.(2)C/N比对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缺氧反硝化降解具有重要意义.该实验条件下,吡啶进水在50-200mg/L范围时,适宜C/N在8左右;喹啉和吲哚进水在50-200mg/L范围时,适宜C/N在8-10之间.(3)pH,温度均对硝酸还原酶活性具有一定影响.在该实验条件下,三种含氮杂环化合物缺氧降解时,硝酸还原酶适宜作用条件均为:25℃-30℃,pH7.5.(4)含氮杂环化合物缺氧降解过程中,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吡啶降解过程中,硝酸还原酶活性由低到高逐渐提高,最后达到一个相对稳定数值;喹啉起始浓度为200mg/L和150mg/L时,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内均保持一个相对较大的稳定数值,反应后期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但也维持一个稳定数值;喹啉起始浓度为100mg/L和50mg/L时,整个降解过程中硝酸还原酶活性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数值;吲哚起始浓度在50-200mg/L时,整个反应阶段,硝酸还原酶活性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数值.总体来看,含氮杂环化合物起始浓度越高,硝酸还原酶最后稳定活性越高;在反应稳定阶段,硝酸还原酶活性大小依次如下:吡啶实验1>吡啶实验2>>吲哚实验>喹啉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