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五类语用标记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xhxf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说的语用标记,是指具有篇章连接功能的语言成分。近年来,人们对现代汉语的语用标记多有研究,但对近代汉语的语用标记研究不够,我们选择“加合”类、“序列”类、“时间”类、“认同”类、“修正”类五类语用标记,分类描写它们的功能,探讨它们的来源和演变,以期对这五类语用标记在近代的表现得出较为系统的认知。所谓“加合”类语用标记,即加合标记所关联的两个事件或两个问题同属于一个更大的事件或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关联的成分多为两个,所连接的事件是不分主次的。可分为并列标记、递进标记和附加标记三类。从词语结构上看,主要是复合词和短语。其中并列标记按照词汇形式分为词项式和呼应式两种。从来源上看,并列标记的主体如“一面”“一边(厢)”“一头”“一壁(厢)”等是近代汉语中产生的,来源于表示空间意义的“数词+方位名词”的组合。递进标记所连接的事件前轻后重,依据其中包含的对其递进意义来源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构词成分,分为“况”类、“加”类、“兼”类和“其他”四小类。其中“况”类递进标记产生较早,“况”来自于比况义动词的语法化,其他“况”类递进标记或者来自于两个递进标记的复合,如“况兼”;或者来自于“况”加上其他成分的词汇化,如“况是”;“何况”“岂况”有特殊的形成方式,是常用于反问句中的递进标记“况”与同样用于反问句的语气副词“何”或“岂”叠加的结果。“加”类递进标记来自于表“增加”意义的动词“加”和其他成分的词汇化。“兼”类递进标记来自于表“同时具有”意义的“兼”“并”的语法化或由它们作中心词形成的词汇化形式,也有的是同义递进标记构词的结果,如“并且”。“其他”类递进标记主要是由表示“重复”意义的“再”“更”以及“甚至”意义的“甚”加上其他成分形成,它们对整个词语递进义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附加标记所连接的事件前重后轻,依据其结构特征将其分为“再”类和“外”类。表示“另外”意义的“再”和表示“排除在外”意义的“外”的参与,是影响附加标记获得“附加”意义的主要因素。所谓“序列”标记,就是指用来标记事件前后排列顺序的语言表达式。按照标记事件前后排列顺序分为“数字”序列和“位次”序列标记。数字序列标记是指罗列事项的连接成分,分为基数序列标记和序数序列标记两类。基数序列标记来自于基数词以及由基数词加上后缀或其他构词成分的组合。序数序列标记由序数词来充当,序数词主要由前缀“第-”“初-”加上基数词构成。位次序列标记依据事件的地位排序,分为重要性序列和空间序列。重要性序列标记的主体如“上”“中”“下”“大”“重”“次”等来自于它们表达的空间关系义。空间序列标记是兼职的,一方面,它们表达实在的空间关系,如“前、后”“左、右”等,同时也标记依据空间关系排列的事件。所谓“时间”序列标记,即以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为轴时,用来表示时间先后或同时的词语。依据所标记事件的相对时间顺序分为先时标记、后时标记、共时标记和泛时标记。先时标记依据其结构特点分为“先前”类、“初始”类、“原本”类和“其他”。“先前”类是指包含“先”“前”或“早”的词语,显然“先”“前”“早”这几个词的意义对整个先时标记的语义具有决定性影响。“先”“前”“早”都是相对的时间概念,是相对于某一特点的时间参照点来说的,作为时间标记时,是相对于另一发生在后的事件说的。“初始”类是指包含有“初”的词语,“始”类是指包含有“始”的词语,“初”“始”代表绝对的时间概念,是说话人向前追溯时所设定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原本”类是指包含有“原”或“本”的词语,显然“原”“本”的意义对整个先时标记的语义具有决定影响。“原本”与“初始”同义,也是绝对时间概念,是追溯事件的发生情况时所使用的。“其他”中的时间标记,其主要构词成分为“向”“往”“昔”“旧”“古”等,这些词都有说话时间以前的意思,因而由它们构成的词语才能成为先时标记。近代汉语的后时标记词语多,构成复杂。依照结构特征,分为以下四类:“后”类、“短时”类、“久时”类和“跟随”类。“后”类后时标记作为后时标记的理据与“先”作为先时标记的理据相同。“短时”类是指由表示“短时”意义的词参与构成的,“久时”类是指由表示“久时”意义的词参与构成的。表示时间久暂的词语所以能够作为后时标记,是因为时间的长短是个时段的概念,是指事件发生或占用了多长时间,而衡量时间的久暂必须以事件的发生为起点,所以在事件发生以后出现的事件都是后时事件。“跟随”类是指主要由“跟”“随”参与构成的。“跟”“随”本是动词,表示“行进在另一运动物体之后”,即它们都包含有一个义素“后”,这一义素凸显的结果,是它们由动词虚化为表示后时的时间概念。共时标记很少,最典型的就是“同时”,其他的都是“当时”的意思,即用于后一句的句首,表示另一事件进行的当时,于是就有了共时标记的作用。泛时标记是指所标记的事件时间不确定的时间词语,主要由表示“现时”意义的词语充当。“现时”是指与说话同时的时间,相对于说话以前的时间它是后时,相对于说话以后的时间,它是先时。故称为泛时。所谓“认同”类语用标记,其作用是用来肯定、同意别人或上文的观点或建议,并在下文引出进一步肯定、认同的话。认同标记在构成上也很简单,主要是由“是”参与构成的词语,也有部分其他结构的成分。“是”类认同标记,是指由“是”参与构成的词语。这里的“是”来自于形容词的“正确”义。“其他”类认同标记,主要是指其中包含有“然”“不错”“对”“好”等成分的词语,这些成分也都是表示“认同、肯定”意义的,它们对整个词语认同功能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谓“修正”类语用标记,其作用是用来表示对上文或对方的说法、建议等不认同,并在后面引出修正的说法。依据结构特征,修正标记包括“然”类、“说”类和其他。“然”类修正标记是指词语中包含有表示“肯定”的“然”的词语,主要用于唐宋。“说”类修正标记是指词语中包含有“说”“讲”的词语,主要用于宋代以后。在词语构成上多数是短语形式,几乎每个修正标记都包含有否定性成分,主要是以下三种成分:一种是否定副词,如:非、不、未、休、否、没有;第二种是表反问的疑问词,如:那(哪)、怎、怎么、那(哪)里、甚么、那(哪)里;第三种是包括有否定义素的副词,如:胡、乱。这些否定性成分对修正标记的话语否定功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这五类语用标记在近代汉语中表现出的总的特点是数量较大、时代分布不均匀、延续性强、词化程度低、简化趋势明显。同时,这五类语用标记的一些小类在同时代或演变中也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近代汉语常用到了现代汉语消失了;近代汉语中词例多,到了现代汉语中只保留了很少的几个;有的语用标记语到了现代汉语中出现了新的标记或者变体;有的标记语在同时代的使用中出现了不对称的现象;有的标记在近代汉语中量少,到了现代汉语却增多了。
其他文献
一位优秀教师曾经对教学设计的过程做出过形象的描述:你希望你的学生去哪里(教学目标),你的学生现在在哪里(教学起点),怎么达到(教学过程),是否到达了(目标达成评价)。教学设
青年本土派在香港立法会选举等政治舞台上异军突起,成为不可忽视的"新力量"。青年本土派具有鲜明的政治诉求,意图通过组织社会运动和入侵立法会的途径,实现"香港独立"的目标
目的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脉造影特点。方法 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40例无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冠脉造影,并对其
针对微博多类垃圾用户的检测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多类支持向量机的垃圾用户检测方法。首先,采用一对多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s)的构造思想来构造多分类器,并针对每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顺应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
随着人类对环境越来越重视和相应的法规出台及对劳动者健康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考量,合明科技结合目前行业成熟、稳定可靠的超声波工艺技术完美的应用于清洗钢网领域,成功开发
介绍了一种基于WIFI信号控制的智能移动监控系统,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摄像头、单片机系统模块、路由器、WIFI收发模块、舵机、电机、PM电机驱动模块等.摄像头将拍摄的场景通
本文分析了视频分享传播兴起的意义及其给传统电视带来的挑战,以及传统电视应该做出的选择。
当今,中国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政府的工作,并对政府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政府工作报告是最权威的政治文本,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和民生等诸多方面。因此,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是加强国际交往、树立中国良好形象的重要载体。学者们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部分学者基于自身的翻译实践经验总结了大量翻译策略和冗余现象。另外一部分学者运
《内经》所论中风,以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和气血逆乱为基本病理。预防中风,有主动预防和被动预防两个方面:主动预防重在调情志,节饮食,祛六淫,加强运动调整机体功能,使痰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