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题研究,主要基于两个方面,即一方面国际上传统主流经济增长理论中不计代价的无条件的增长模型,基本上未考虑生态和环境问题,与经济现实显然不符;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宏观经济总量增长,如何处理发展和环境资源的关系这一突出矛盾,以及大国区域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的梯度推移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更加引人注目。文中结合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对于区域的开发、资源的利用以及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均应维持在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的核心思想,将区域梯度推移与扩散理论引入循环经济进行探索研究,遵循梯度推移的经济发展规律和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在比较分析世界三大循环经济模式基础上,构建了京津冀共享区域开发成本的产业结构优化为源头的“梯度推移的区域循环经济模式”,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主要有:(1)本文在对传统梯度理论内涵拓展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成果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重新探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梯度推移与扩散现象,将梯度理论建立在循环经济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区域经济“大循环”的发展思路。(2)填补了国内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梯度研究以及对京津冀区域梯度循环经济模式定位研究的空白,并构建了基于京津冀梯度推移的解释结构模型。这种将结构性变化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探讨源头控制的循环经济思路有着很高的分析价值。(3)从经济学使命社会启蒙意义上,重新修正了不计代价的无条件的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局限性,系统诠释了现代科学发展观的合理内核。即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时空耦合”本质在于实现人类与整个自然生态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社会的和谐、以及当代的发展不以危及后代的生存与发展为代价的动态平衡发展理念,系统地完成了循环经济范式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整合。(4)分析研究了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不可能在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作“二者择其一”的选择,而只能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实现“低代价经济增长”的取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健全环境资源利用的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有机结合的框架思路。这不仅有助于促进解决多元利益格局下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平衡,而且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综合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