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地建筑太阳能通风设计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来承担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在能源消耗结构中,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35%左右,面对愈来愈严重的能源消耗问题,节能建筑已经成为当今建筑业研究的热点。自然通风是实现我国现阶段建筑节能和提高生活品质,减少病态建筑的重要途径。无组织自然对流和空气渗透形成的通风,已经无法产生舒适环境所需要的空气流动。夏热冬冷气候条件下,建筑节能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太阳能烟囱被动式技术,在夏季不仅可以将太阳热阻止在室外,同时也可为被动式通风技术提供驱动力,应用太阳辐射热为空气提供浮升力,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增大通风量,除去室内余热、余湿,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在冬季可以利用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技术有效改善室内热环境,在冬季太阳能烟囱集热墙吸收太阳辐射热,从而加热太阳能烟囱内空气温度,将热空气送入室内,改善冬季室内热环境。课题组通过对秦巴山区农村居住建筑调研、测试发现:建筑室内热环境差,但是当地太阳能资源具有一定利用价值。利用太阳能资源解决秦巴山地建筑夏季通风、降温,冬季采暖问题,是促进秦巴山区居住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秦巴山区气候条件下,应用Fluent软件,根据气流状况,选择RNG k-ε湍流模型、DO辐射模型,采用SIMPLEC计算方法,在稳态条件下,模拟分析一体化太阳能烟囱结构参数对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结合建筑能耗与建筑体形系数的关系,在室内通风最佳状态下,提出最优建筑长宽比,并应用Design Builder V3软件,对优化后的建筑室内热环境进行模拟分析,验证了秦巴山地建筑应用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的合理性。本文主要研究成果为:(1)结合Trombe墙式太阳能烟囱、倾斜式太阳能烟囱强化通风原理,提出在秦巴山地建筑中应用一体化太阳能烟囱强化自然通风技术。(2)在秦巴山区气候条件下,层高为3m的二层农村居住建筑,当一体化太阳能烟囱宽度0.8m,进出口宽度0.2m,二层入口向下倾斜4o,倾斜段倾角30o时,太阳能烟囱通风量达到最大,即为最佳工况。(3)太阳能烟囱通风量与倾斜段烟囱倾角成反比;太阳能烟囱宽度对通风量、速度场影响最大。(4)通过分析建筑体形系数与能耗关系,以及建筑朝向与辐射量之间的关系,结合室内采光、太阳能烟囱通风对室内风速分布的影响,建议房间长宽比取为2:1。
其他文献
风沙环境中,钢结构涂层易受到冲蚀,沙粒子对钢结构涂层的冲蚀会破坏涂层且影响到钢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本文在参阅大量文献和结合导师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界面力学和接触力学
近年来,我国玉米生产中由于品种的不断更替、耕作方式的不断改变和气候条件的异常变化,大斑病的发生呈现加重趋势,玉米生产受到了巨大威胁。因此,监测大斑病菌的小种动态变化
某些行业的工业废水中往往会含有高浓度的氨氮,而且部分废水中会含有较高浓度的COD。未经处理的高氨氮废水若直接排入水体,会使受纳水体出现一系列的污染问题。本课题针对UASB
随着建筑产业的高速发展,建筑垃圾问题也日益凸显,且多为废弃混凝土。废弃的混凝土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然而天然砂石的开采也日趋枯竭,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高承载力锚杆在地下空间工程、边坡支护、基坑支护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加。与普通锚杆相比,扩体锚杆的抗拔承载力高、支护效果好、并且施工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