祆教祭司鸟神与千秋、万岁图像之比较研究

来源 :西安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lao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西安等地陆续出土几座北朝时期入华粟特人的墓葬,葬具上有着丰富的袄教色彩的画像,体现粟特人的生活习俗、神话信仰以及服饰用具等。其中很多墓葬中在重要的位置都刻画了火坛与祭司的图像,祭司多为人面鸟身的形象。而在中国汉唐时期的墓室美术中,也发现很多人面鸟身的形象,其中有一种还在多处墓葬中都有明确的榜题,这就是千秋、万岁。本文对袄教中的祭司鸟神与中国本土的千秋、万岁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其图像上的异同,并探讨产生这种异同的原因。半人半鸟的图像在古代中亚早有历史这种图像和波斯钱币背面中间火坛两侧祭司守护的纹样、粟特盛骨瓮上祭司守护火坛图像以及之间存在一定的演变关系。千秋、万岁这对从中国汉代以来人面鸟身神演变而来的图像,在观念上也与汉代以来人面鸟一脉相承。祭司鸟神与千秋、万岁这两种图像应是属于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下的产物。但粟特人来华之后,必然会接受汉化,这也表现在祭司鸟神的图像上。 本文又对祭司鸟神与千秋、万岁进行观念与寓意上的比较,虽然一个是反映拜火教的信仰,一个是反映神仙道教的信仰,但在汉文化的大背景下,同样都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综上,本文通过对祭司鸟神与千秋、万岁的图像及功能上的比较,试论述入华粟特人在图像以及观念上的本土袄教情结和迁入中国后的必然汉化。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本文对元代永乐宫壁画和明代法海寺壁画的异同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文章共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章为“总述”。本章首先简要阐述了中国传统壁画的发展与沿革。然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