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还原法制备超细钴粉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dl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制备球形超细钴粉,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氢还原法,该法所制备的钴粉粒度小、均匀、流动性及混合效果较好,所以国内生产的钴粉都是氢还原钴粉。氢还原法包括高温固相氢还原法和高压氢还原法。高温固相氢还原法是将钴的氧化物或沉淀产物用氢气在高温下还原,制得金属钴粉,该法是工业上普通钴粉制备方法,但其产物团聚严重,颗粒较粗,含氧量较高,较难获得超细钴粉。高压氢还原法是在高压条件下,用氢气还原钴的溶液或浆体制备超细钴粉。但该法要求的氢压较高,纯度也只能达到95%左右,很难达到超细钴粉产品的要求。针对上述超细钴粉制备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本文高压氢还原和高温固相氢还原联用,以钴的水溶性盐为原料,加入过量碱获得钴的氢氧化物沉淀,经高压氢还原和高温固相氢还原制得了纯度较高的类球形超细钴粉。考察了碱加入量、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氢气分压、钴离子浓度、以及高温固相氢还原对超细钴粉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比表面分析、激光粒度分析及热分析对样品的结构、形貌、粒度及粒径分布等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碱加入量是影响反应过程的关键因素,反应在碱性介质中进行时,随着碱加入量的增加,还原所需要的时间越长,超细钴粉的粒度随着碱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适宜的碱加入量应使终点PH值应控制在7左右;低温下有利于晶粒的生成,不利于晶粒的长大,一般得到细小的晶粒。相反,提高温度,晶粒长大,容易团聚,所以从反应温度对超细钴粉的反应时间及晶粒大小综合考虑,180℃为最佳反应温度;添加PdCl2催化剂有利于加快氢还原反应的进行,但用量小于10 mg/L时,钴粉容易粘附反应釜壁及搅拌桨叶上,因此PdCl2用量需大于10mg/L为宜;考虑到氢气分压过高不利于工业化实施,适宜的氢气分压应保持在1 MPa;钴离子初始浓度增加,Co(OH)2浆料的粘度大,反应变得非常缓慢,所以适宜的钴离子初始浓度应小于50g/L;超细钴粉高温固相氢还原有利于制备纯度较高的超细钴粉,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生晶型转变,在500℃,晶型开始发生转变,出现面心立方相,而在700℃,密排六方相全部转变为面心立方相。高压氢还原的超细钴粉经400℃,氢气还原1h晶粒长大到200nm左右,经700℃,氢气还原1h粒径在250nm左右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与改革开放不断向深处推进的事实相同
医院教学管理是医院各项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们只有不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教学管理体系等一系列的措施,才能增强实习医师的整体素质,使临床
在信息资源网络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人们已普遍认识到高校必须加强素质教育,这其中也必然包括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本文从信息素养的概念出发,分析归纳了大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
近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走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逐渐凸显。经分析得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当前我国提倡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具有内在关联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马克思劳动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充当着乐队指挥的角色,要做好这个角色,教师除应具备优秀的生理素质,有较宽厚的知识底蕴外,与在课堂上有意识到地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及基本逻辑方法
以2004-2013年国内图书馆用户体验领域的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从文献量、作者、来源期刊、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图书馆用户体验研究的热
目的分析肾脏疾病病理类型,探讨其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统计分析2006年9月至2013年6月经皮肾活检的80例肾脏疾病患者的病理类型及其流行病学分布特征。结果临床分型:80例行
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东方红镇人口计生工作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并提出了相对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