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适的理学观念与文学思想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cmxhjj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适是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薛季宣、陈傅良等人的思想,将未成形的永嘉之学发展成为一个令朱熹都感到忧虑的思想体系。叶适不但在学术思想上发扬了永嘉学派,而且积极参与文学创作与文学活动,获得了“集本朝文之大成者”的美誉。叶适可谓兼具了政治家、学者和文人三重身份的一代大师,他的思想也是兼容并蓄的一个复杂有机体,不同的思想在叶适的体系中相互碰撞、融合。本文以叶适的学术思想与文学思想之间的关系为主要研究论题,首先,分析了叶适对理学家继承儒家之道的正统的问题提出的质疑,指出叶适以“推见孔氏之学以上接圣贤之统”为目的,批评了理学家的“道统”论。在此基础上,叶适继承了儒家道统的治道思想,奠定了注重经世致用的学术基础。叶适以永嘉学派的学者身份参与到了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活动中,对文道关系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形成了“合周程欧苏之裂”的文道观,并且在文学实践中形成了为文有益教治的文学思想和“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的作文原则。其次,论述了叶适与道学、心学的辩论过程中提出的唯物主义的观点,这些观点是永嘉事功思想形成的基础。他认为道存在于现实的物中,以辩证的发展观认识世界,并以辩证发展的观点进行文学批评活动,针对理学家的“尊古”诗论,提出了“尊古不陋今”的发展文学观。他的发展文学观突出表现在对南宋后期“永嘉四灵”的提携和奖掖方面。再次,探究了叶适道德与功利统一的思想所折射出的“德艺兼成”的文学批评观。叶适的学术思想以道及道统的探寻为理论出发,在人的生活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向外寻找,同时,外部世界是人内在德性的体现,外部世界与人的内在德性需要和谐统一,人的内在德性需要与社会功利生活相结合,也就是叶适所宣扬的道德与功利的统一。道德与功利的统一,反映在文学批评中,就是既要兼顾内在道德的提高,又要兼顾外在艺术的表现,“德艺兼成”是叶适的文学批评观。在这一文艺观的指导下,叶适形成了崇律体、倡唐诗的诗学取向。最后,阐释了叶适的“中和”思想特征与平淡的文学创作追求。叶适思想的“中和”特征影响了他的审美追求,他追寻着我国传统社会最高审美标准的“中和之美”,表现在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对“温柔敦厚”诗教思想的充分认同。“中和”的精神内涵十分丰富,平淡而自然的审美追求是“中和”之美的具体表现。叶适作为南宋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思想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研究他的学术思想与文学思想不仅可以为传统思想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文学批评研究拓展了新的领域。在深厚的文化背景下,多元化、立体化的考察一位人物的学术思想与文学思想,是跨领域、跨学科研究日益发展的学术背景下的一个可行之举。
其他文献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产业本身金融性、产业复合性、资源整合等特点,已成长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在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增
中国零售百货业目前处于高位运行,呈现增长速度快、增长面广、市场规模稳步攀升的局面。但零售百货利润稀薄,规模和效益难以同步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零售百货行业的发展。随着中
目的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病变侧与健侧信号强度的比值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时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东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急诊入院
当网络成为时代发展的工具,学习者成为"数字土著",教育也必须搭上网络的快车.MOOC能满足人们"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但MOOC课程建设在我国还处在积
移动互联网是上半个世纪世界第五代新技术。它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PAD或其他手持智能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接入互联网,方便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使用。与传统互联网
<正> 在国文学史上,苏轼是一位才华横溢,卓无匹的大家。随着全面发掘“苏学”口号的提出,对苏拭其人其作的研究正日益深入展开。一位丰碑式的文化巨人的形象,正逐渐被凸现出
对于我国的出口贸易来讲,畜牧业是占有较大比重的,是我国主要的出口产品之一。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畜牧业产品的出口遇到了诸多的障碍和挑战,亟待解决。对我国畜牧业
本研究基于团队学习理论的视角来探索团队冲突对其产出的影响,目的在于探求团队冲突(任务冲突与关系冲突)通过何种中介机制影响团队的创新和绩效。本文以高科技企业的创新型
回溯今年3月11日发生东日本大地震以后,全球各国开始审视核电的安全性问题,作为候选替代品,光伏、电力等新能源寄予了巨大希望。诚然,人类社会实用的能源已不能完全依靠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