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9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位于西安市高陵县的泾河工业园发现秦藩王府知印张栋家族墓,该家族墓建造得十分讲究,如同一个小庭院,三座古墓(M3、M4、M5)呈品字形排列。在出土的漆木棺上,有三座彩绘漆棺(M4-1、M4-4、M5-1)保存完好,且巨幅漆画色彩鲜艳,图案精美。为了科学合理地保护这些漆棺及其彩绘不褪色朽坏,对其进行工艺及材质分析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本文通过对取自三个漆棺的42个样品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数据达到了115个,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这三座彩绘漆棺的制作工艺,并在蓝绿色彩绘处检测到了难以检测的有机染料靛蓝的存在。棺椁彩绘中检测出靛蓝实属少见,而本文检测到了张栋家族墓彩绘漆棺上存在靛蓝。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高陵出土明代彩绘漆棺的制作工艺研究:取M4-1、M4-4、M5-1的素面样品和彩绘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超景深数码显微景观察样品,初步了解了不同彩绘漆棺样品的制作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这三个彩绘漆棺的制作工艺与文献所记载工艺基本吻合,为典型的古代漆器制作工艺。(2)高陵出土明代彩绘漆棺的颜料分析研究:通过X射线荧光分析(XRF)、X射线衍射分析(XRD)、显微激光拉曼(LRM)、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EA)、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X)等多种检测手段,分析了漆棺彩绘颜料层中的制作材料。漆画中的颜料主要是朱砂、雌黄、铅白等常见矿物,也发现了靛蓝等难以检测的有机颜料,出现了有机颜料和无机矿物混合使用的现象。文物中的靛蓝等有机成分较难检测,该研究为彩绘漆棺和其他带有蓝绿色颜料的文物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途径和方法。(3)高陵出土明代彩绘漆棺底胎的材质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X)、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系统分析了这三个漆棺底胎的制作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漆膜中可能含有桐油,且有些漆层加入Fe元素的物质;纤维层为麻类;木胎为柏树、杉树等树种所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