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镇设施栽培种植区为例,研究设施栽培土壤的肥力指标、土壤微生物量(MB)及酶活性。分析在不同种植年限下,耕作层(0-30cm)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变化规律;计算通径系数,探讨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三者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有机质、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显示较高,说明设施土壤肥力状况较好,磷元素丰富;而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较低,表明研究区土壤氮和钾的养分元素缺乏,这可能是影响设施(蔬菜)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大棚管理者应当适量增加氮肥和钾肥的施用,从而优化土壤结构,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2)设施栽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MBC、MBN、MBP)的平均值分别为387.05mg.kg-1、71.08mg.kg-1、30.08mg.kg-1,均显著高于露地土壤(CK)。随着设施种植年限(0-16a)的延长,土壤微生物量碳、氮逐年增加。其中,土壤微生物量碳在种植10-16a间变化幅度较小;土壤微生物量氮在3-16a间变化幅度较大;土壤微生物量磷在3-16a间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3)土壤脲酶(URE)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均随设施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加强,均在种植16a时达到活性最值;转化酶(INV)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设施种植年限的增加呈增-减-增的趋势变化;中性磷酸酶(NEP)活性受种植年限影响小,随设施种植年限的增加变化不明显。(4)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全氮、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全氮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直接影响较大,且为正效应。土壤微生物量氮与土壤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全氮、碱解氮及速效钾是土壤微生物量氮的主要直接影响因素。土壤微生物量磷与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也是通过直接影响表现出来的。(5)土壤脲酶与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及pH呈极显著相关。其中,全氮的直接影响作用较强,而碱解氮、速效钾及pH均表现为间接作用。土壤转化酶与有机质,全磷,速效磷及pH均呈显著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和中性磷酸酶与土壤肥力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壤碱性磷酸酶与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及速效钾相关性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