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平面磨削专用夹具设计及应用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_wsx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机械制造过程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加工技术的进步,为了满足不断提升的产品需求,对被加工零件表面完整性、严格的制造一致性以及加工精度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磨削加工作为生产制造环节的最后一步,一直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机械加工方法。本文结合预应力淬硬磨削机理,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该种磨削条件的预应力加载装置,通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所设计夹具进行了仿真分析,经实体加工后,进行了应用实践,对磨削加工后的试件进行了硬度测量、残余预应力测量以及金相组织观测等试验。首先,本文阐述了残余应力的基本概念,包括残余应力的定义、分类;总结了一般情况下残余应力的产生原因;结合磨削淬硬技术的工艺性能,讨论了在磨削淬硬加工过程当中残余应力的形成规律,分析了预应力磨削的作用机理。其次,在明确了预应力淬硬磨削机理的基础上,参照现有机床夹具的设计方法,根据加载载荷对象的不同及传动方式的差异,提出了两种预应力加载装置设计方案,分析夹具受力情况,分别计算了两模型的理论预拉应力,利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完成了夹具结构的模型的建立。然后,阐述了有限元法的基本内容,包括有限元法的应用步骤、模型中接触问题的处理,为夹具结构有限元分析奠定了基础;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以及Workbench对夹具结构进行了仿真分析,校核了夹具关键部位的精度和强度及试件表面预应力分布分析,结合理论计算与夹具结构特点,对两方案所设计的夹具进行比较,最终选择传递效率较为理想的夹具方案进行了实体加工。最后,并对所设计的夹具进行了应用实践,在M7120A平面磨床上对45钢进行了磨削加工实验,同时对磨削加工后的试件进行了硬度测量、残余预应力测量以及金相组织观测等,验证了预应力淬硬磨削加工对试件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试验表明所设计的预应力夹具可以应用于预应力淬硬磨削试验加工中。
其他文献
传统汽车由于面对环境与能源的双重压力,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电动车,而公交车作为社会公共事业,如果使用电动公交车会可以在能源,环保,引导人们意识等方面带来更大的效益,而如今
一、行业发展概况rn近五年来,我国泡沫混凝土行业步入了稳步发展阶段,年均增长率约为15%~20%,高于水玻陶等大宗建材.2019年我国泡沫混凝土总量估算约在5000万立方米以上,位居全
期刊
本课题是为了满足奥神公司复合轮齿空气压缩机快速响应市场的需要而提出的。奥神传统的工艺编制以手工方式为主,重复工作多、工作量大,影响了工艺响应的质量和速度。一个完整的工艺设计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工艺文件的编制过程,而是包括从工艺方案到最终工艺入库的完整工艺流程管理,在奥神整个工艺流程中存在大量的信息传递、审批、更改等过程,传统管理手段随意性比较大,过程不透明,不可控制,项目负责人很难弄清楚所负责的工艺设
无论是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或者网上办公,或者其他类似概念,均可以归为信息化管理系统范畴,是当前新技术革命中一个非常活跃和具有很强生命力的技术应用领域.随着互联网技术
随着通信业务的快速增长,更高速率的全光网络开始受到瞩目和发展.全光通信网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的光开关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对大尺寸光开关提出了需求.论文从光开关在光通信中的
该文以强化传热中常用的传统二维亚结构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表面三维亚结构-花瓣式翅片,建立花瓣式翅片柱模型.此翅片柱既具备加工的可行性又能兼顾对流动阻力的影响,并
世界各航空制造业发达国家都已广泛采用了基于自动钻铆技术的航空装配技术。铆接的自动化、机械化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显著的提高产品的铆接质量。与传统的人工铆
失去的世界紧接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后几年,整个欧洲的艺术,从戏剧至歌剧、从电影至书籍装帧、从诗歌至小说、从广告至绘画、从雕塑至建筑,都是带有象征含义的艺术。象征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