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葡萄病毒A(Grapevine virus A,GVA)是葡萄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毒,在世界各地的葡萄种植园区都有分布,侵染葡萄后在木质部上形成茎沟槽,造成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成熟延迟,树势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病毒A(Grapevine virus A,GVA)是葡萄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毒,在世界各地的葡萄种植园区都有分布,侵染葡萄后在木质部上形成茎沟槽,造成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成熟延迟,树势衰退,经济寿命缩短。由于目前尚无理想的化学药剂来防治病毒病,因此栽培无病毒苗木是防治病毒病的有效途径,而病毒检测能够为培育和繁殖无病毒苗木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本研究主要是利用意大利提供的GVA毒源材料在本氏烟上进行扩繁,进而利用扩繁得到的材料提取病毒粒子,最后将提取的病毒粒子通过免疫大耳白兔获得葡萄病毒A多克隆抗血清。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汁液摩擦接种法将GVA毒源材料接种到草本寄主本氏烟上,然后利用活化了的毒源材料进行转接,转接5-7d后可在本氏烟叶片上产生明显的褪绿、皱缩、畸形等症状。利用扩繁得到的材料提取病毒粒子,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差速离心结合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将病毒提纯液经SDS-PAGE电泳检测后,结果表明其在23KDa处产生明显的蛋白质分子条带。2、将得到的病毒提纯液经磷钨酸负染后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电镜下可看到大量线状病毒粒子的存在,大小约为800nm。使用市售GVA的多克隆抗体对病毒提纯液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在23KDa处市售GVA的多克隆抗体与病毒提纯液产生信号较强的特异性反应。通过将得到的病毒提纯液免疫大耳白兔,获得了效价为1:6400的多克隆抗血清。3、对所制备的多克隆抗血清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本实验所制备的多克隆抗血清与病毒提纯液在23KDa处也可产生信号较强的特异性反应。利用制备的多克隆抗血清对温室保存的5个带有GVA的葡萄样品进行血清学检测分析,采用的方法主要是ID-ELISA和PAS-ELISA。结果表明,本实验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在这5个葡萄样品上检测到GVA的存在。
其他文献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导致的棉花黄萎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大丽轮枝菌极易产生致病性分化,从而导致品种抗病性快速丧失,目前,棉花黄萎病尚无有效防治措施,仍然是生产中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通过分离黄萎病病圃(接菌单一菌株Vd076)种植不同棉花品种8年后的后代菌株,以后代菌株组成的群体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生理特性、致病类型、生理小种、群体遗传学的变
WRKY蛋白是一类在植物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转录调控因子,其成员参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以及对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应答的反应。为了研究WRKY转录因子在辣椒上的功能,从辣椒c
为了培育壮苗,合理利用水肥资源,通过苗床不同时期的基质不同含水量对烟苗影响的研究,获得结果如下:1.烟草种子萌发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出苗期基质相对含水量为93%时,发芽势和发芽率最大分别为84%和92.5%。基质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种子萌发变慢,发芽势和发芽率大幅度降低。烟草出苗期最适基质相对含水量为90-95%。2.十字期烟苗在基质相对含水量为90%时,叶面积、株高、地上部干重最大,分别为2
为明确棉蚜抗吡虫啉种群对其它新烟碱类药剂的交互抗性,抗吡虫啉种群的抗性机理和生物学特性,以指导新烟碱类药剂合理使用。本文以室内筛选的吡虫啉抗性种群、夏津田间多抗种
毒死蜱是高毒有机磷农药的替代品种,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生活中,随着对毒死蜱毒理学研究的深入,毒死蜱对环境、人类以及动物的危害逐渐被人们认识。微生物降解是毒死蜱环
昆虫蜕皮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多种酶、激素和受体分子参与其中。本研究对在其中分解几丁质起到重要作用的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破坏昆
皱疤坚螺 Camaena cicatricosa(Muller,1774)属柄眼目(Stylommatophora)坚齿螺科(Camaenidae),是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陆栖贝类,不但直接危害农林作物,导致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而且传播人畜共患食源性寄生虫病,对人畜健康危害极大。本研究从我国广东、广西两个省份采集共20个地理种群皱疤坚螺标本,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和核糖体ITS2间隔区序列对这20个皱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L)属同翅目飞虱科,是亚洲重要的水稻害虫。本研究采用标准苗期集团筛选法(SSST)对供试褐飞虱生物型进行鉴定,并分别在室内和室外研究了褐飞虱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