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骨蛋白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和相关的生化分子的影响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en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测定骨密度及相关各项指标探讨猪骨蛋白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大鼠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模型及骨损伤模型,对猪骨蛋白的抗骨质疏松作用进行实验研究。研究方法是:(1)将3月龄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骨蛋白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按10ml/kg每天灌胃给予蒸馏水;模型组,按2.5ml/kg每周两次肌肉注射地塞米松;骨质疏松模型猪骨蛋白高剂量组,按200mg/kg每天灌胃给予猪骨蛋白:中剂量组,100mg/kg每天灌胃给予猪骨蛋白,低剂量组,按50mg/kg每天灌胃给予猪骨蛋白;阳性药组,按300mg/kg每天灌胃给予接骨七厘片。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肌肉注射地塞米松2.5mg/kg,每周两次,连续注射6周造成骨质疏松模型。连续给药12周后,取血、尿用于测定血钙(Ca)、磷(P)和碱性磷酸酶(ALP);放射性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BGP)的含量以及尿钙(Ca)、尿磷(P)、尿肌酐(Cr)和尿羟脯氨酸(HOP)的含量。实验结束后取大鼠胫骨检查骨密度。处死时留取胫骨制作脱钙骨切片做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2)取Wistar大鼠60只,制成胫骨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阳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均为20只大鼠。空白组每日灌胃给予10ml/kg蒸馏水,阳性组每日给予300mg/kg接骨七厘片,高剂量组每日给予200mg/kg猪骨蛋白,中剂量组每日给予100mg/kg猪骨蛋白,低剂量组每日给予50mg/kg猪骨蛋白。连续给药20d后,取一半大鼠胫骨进行放射学观察和骨痂组织学观察,另一半大鼠继续给药,40d后,取剩余大鼠胫骨进行放射学观察和骨痂组织学观察。本实验数据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P<0.05表示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结果:(1)骨蛋白高、中和低剂量组血磷含量分别为:2.28±0.35 mmol/L,2.34±0.32 mmol/L和2.29±0.30 mmol/L,均比骨质疏松模型组明显降低(2.61±0.23mmol/L)(P<0.05);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分别为:94.50±19.79 U/L,102.1±23.96 U/L和110.1±23.53 U/L,均明显比骨质疏松模型组降低(137.9±23.99U/L)(P<0.05);血清骨钙素含量分别为:1.69±0.27 ng/L,1.80±0.20 ng/L和1.73±0.17 ng/L,均比骨质疏松模型组明显降低(1.97±0.24 ng/L)(P<0.05);骨蛋白高、中和低剂量组尿钙(肌酐)和尿羟脯氨酸(肌酐)含量分别为:0.16±0.05 mmol/μmol/0.20±0.05μg/μmol,0.18±0.04 mmol/μmol/0.24±0.05μg/μmol和0.22±0.04 mmol/μmol/0.25±0.05μg/μmol,分别明显低于模型组(0.27±0.08mmol/μmol/0.29±0.07μg/μmol)(P<0.05)。各组血钙,尿磷/肌酐(P/Cr)均无显著性改变。骨质疏松模型组大鼠胫骨骨密度值比模型组低(P<0.01);阳性对照组和骨蛋白三个剂量组骨密度值(0.150±0.015 g/cm~2,0.152±0.015 g/cm2和0.148±0.013 g/cm~2)均比模型组(0.136±0.012 g/cm2)高(P<0.05)。高剂量和中剂量的骨小梁厚度分别为:48.73±12.2μml,48.17±10.28μml,均比模型组(36.23±12.27μml)的大(P<0.05)。猪骨蛋白三个剂量组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比(30±8.98%,38.41±11.27%和40.59±9.88%)均均比模型组(29.57±7.19%)大(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表明,猪骨蛋白三个剂量给药组大鼠的骨小梁结构均明显改善。(2)给药20d后,放射学结果显示:猪骨蛋白三个剂量组骨折线愈合比模型组快;组织学结果显示:猪骨蛋白组的成骨细胞比模型组活跃且骨小梁生长的比较好。给药40d后,放射学结果显示:猪骨蛋白高、中剂量组的骨折线基本愈合,模型组的仍然清晰可见;组织学结果显示:猪骨蛋白组的骨痂处骨小梁排列相对整齐,模型组仍然混乱。结论:猪骨蛋白可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加速骨转化,进而改善实验大鼠的骨质疏松症状。猪骨蛋白对糖皮质激素所导致的骨质疏松有显著作用。
其他文献
Rhodobacter(Rb). sphaeroides以及其它的光合细菌能以好氧、厌氧、发酵和厌氧光合作用等多种方式生长。其中,在厌氧光合作用条件下,捕光色素复合蛋白体2(LH2)和捕光色素复合蛋白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继发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炎症或损伤后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代偿反应。其间,肝星状细胞激活产生大量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且肝脏中胞外
目的: (1)考察量子点在生理条件及其常用的组织切片制作过程中所需溶液的稳定性,为量子点在组织切片中溶液的选择提供了参考,考察量子点抵御外界因素干扰的能力。(2)考察量子点能否通过鼻腔滴注进入嗅球和中枢神经系统,推断其经嗅觉通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机制,为其他纳米粒子进入嗅球和中枢神经系统提供直接可视的模型,同时为纳米鼻腔药物靶向载体开发和鼻腔给药有效药物筛选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方法:(1)酶标仪荧
南沙河是汾河的一条小支流。地处太原市的繁华地段,途经建设南路、并州南路、滨河路等9条交通干道,从东到西流入汾河。由于南沙河位于城市中央的繁华地段所以其污染现象显得尤为突出。其中的污染成分大部分来自于城市居民生活所排放的生活污水。太原市环保部门开始制定并实施了许多针对性工作进行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以便改善目前南沙河的环境污染状况。本课题就是源自环保局专门设立的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研究设计南沙河的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我国河道水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如2007年6月太湖蓝藻爆发,影响了无锡近600万市民的用水安全,一度造成“水危机”。对河道的简单治
我国是高粱种质资源保有大国,有效开展高粱种质的创新与利用研究,有必要对高粱种质资源形态性状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综合评价与解析。醇溶蛋白作为高粱种子蛋白的主要成分,是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代谢的基础氨基酸源,与高粱的形态性状和农艺性状有着直接或间接的生理遗传学关系。高粱醇溶蛋白由多基因家族编码而成的27 kDa的γ、22-28 kDa的α、19kDa的p组分组成。开展高粱种质资源醇溶蛋白组分突变性
红景天(Rhodiola. L)是传统而新兴的药用植物,生长于缺氧、高寒、强紫外等恶劣条件的高海拔(>2500 m)山区,其抗氧化和抗缺氧双向调节活性是最具研究价值的资源。本研究一方面对从我国东北长白山和青藏高原采集的四种主要红景天中分离出的168株内生真菌进行了抗氧化活性及化合物筛选;另一方面通过抗氧化活性菌株与宿主植物的共培养,研究内生真菌对红景天主要活性成分如红景天苷等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