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演进路径研究(1802-1914)——基于知识生产理论的分析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_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美国为保障自身的独立不受侵犯而着力发展军事工程教育,西点军校应运而生。候补军官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为西点军校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坚实基础,萨耶尔四年制工程教育课程计划的实施与转型为西点军校的课程演进奠定了理论层面及制度层面的基础,马汉对军事工程教育的系统性反思开启了西点军校军事化工程教育之门。内战以后,全美进入和平发展时期,《第一莫雷尔法》的实施为理工院校的发展打下了厚实的物质基础。在这种背景下,罗杰斯校长闻声而动旋即决定开始建设麻省理工学院。四年制课程计划的确立与实施是麻省理工学院课程演进的外部表征,不同类型课程组织的合理化是其课程演进遵循的基本原则。麻省理工学院发展成熟的同时,西点军校的课程却处于相对停滞的发展阶段。  本研究在对自西点军校建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802-1914)西点军校与麻省理工学院两校课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总结了两校课程演进历程中存在的共性,即课程组织的合理化、课程体系的协同变革及工程实践知识与理论工具知识的同步增多。并在此基础之上,借助工程知识生产理论相关工具(工程知识分类与知识生产模式),对推进这一演进历程背后所蕴含的动力性因素进行了学理性分析。研究发现,知识生产通过促进学科分化而从促进课程演进,并最终催生了夏季课程与选修课程。知识个体对工程教育课程的影响是多元的,可以通过影响教育目的、影响教育内容、影响课程实施来制约工程教育课程的演进。研究还发现,在知识组织产生初期,知识组织并不能直接影响工程教育课程,但其对工程教育课程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其他文献
中央国家机关网球协会(以下简称“机关网协”)于2010年5月成立。成立至今,一直积极响应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
时代的发展带给学习革命性的变迁,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使远程学习社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提倡终生学习的时代背景要求下,远程学习社区成了最主要的学习工具。学习者如何很好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剧增,为了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不少高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改革,其中,学分制及其配套的导师制成为重要举措。本研究采用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成果对学科教学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如何更好地将整合理论应用于学科教学,指导教学活动,是值得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着眼于课堂内外的教学环节
提出了一种用于DSCRL(双摆幅电荷恢复逻辑)绝热电路的新型四相功率时钟,该功率时钟采用了非对称的方法来优化其时序,比已提出的采用对称技术来优化时序的六相功率时钟更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