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令语作为教师用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教学流程中联系师生交流的纽带。随着任务型教学在中国英语课堂的广泛应用,教师的课堂教学指令清晰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本文在前人关于指令语及其表达功能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英语教师指令语的功能类型、语言形式,用以检验课堂指令语对学生任务理解和执行的影响。作者首先介绍了教师话语的定义及范畴,并提出本文对教师话语的界定。接下来本文对相关概念如:教师话语进行了阐述,在介绍国内外对教师指令语的研究现状及成果时,笔者发现,国外学者历年来对教师课堂指令语作了大量的定量研究以及定性描写,主要集中在教师应如何发出指令语,指令语的分类和功能等;国内的研究者在建立语料库的基础上,也对教师课堂指令语及其表达功能作了一些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由两个语料组成:一是华南师范大学何安平教授的《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语料库(JSCT0708)》(07-08年“全国初中英语优质课大赛”10节获奖课;另一个是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的10节英语课。通过对上述两种语料的对比研究发现:教师惯用一些表达方式来简化和阐明复杂的指令来帮助学生理解,然而仍有一些导致无效指令的因素存在,比如,1)教师只注重课堂任务或游戏在设计形式上的新颖,而忽视了运用指令性语言向学生说明或示范任务内容和游戏规则;2)教师的指令性语言更是趋于随意,指令不清,致使学生无法充分理解任务或者游戏的目的所在。笔者提出了引起无效指令的原因及发出有效指令的要点,包括精简教师指令语;采取有效的课堂话语策略,改进教学;增加学生参与语言交际与练习的机会等等,并就改进初中英语教师的指令语做了些尝试性的研究,从中获得一些有意义的发现。最后,作者还探讨了本研究的启示意义和局限性,以期对初中英语教师和相关的后续研究有所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