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中医热的兴起,发展中医留学生教育逐渐成为我国实现中医学科国际化的重要方面。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中医院校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以来,中医专业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来源日益多样化、学历层次逐渐提高,其教育与学习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以H大学中医专业外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6位留学生、3位授课教师的访谈以及课堂观察,从文化适应的视角透视其学习状况、问题与成因,旨在为提升中医专业外国留学生教育质量提供借鉴与启示。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由于中医学科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烙印,中医专业留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远超过那些学科共通性强的专业的留学生。其学习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医语言、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三个方面:在中医语言上,中文班留学生对古汉语感到很困惑,尤其是欧美国家的留学生,而英文班的留学生则对中医英译的表达方式不适应;在中医知识的学习上,面对庞杂的中医知识、抽象的中医概念和灵活多样的中医理论,留学生感到困难重重;在中医技能的习得上,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使留学生在中医思维方式的理解上产生了偏差,进而影响了其对中医技能的掌握。第二,中医专业留学生学习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于个人、学科和高校培养三个层面。留学生母语与中国文化的距离、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的差异对其学习有一定影响;中医是在中国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以"证"为核心的医学模式,它的学科特征对留学生的学习会产生根本影响;高校在招生、师资、课程、教材等方面的培养和管理对于留学生跨越文化障碍、提升学习兴趣、加强投入、提高学习效果均具有重要作用。第三,中医学科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通过发展中医对外教育,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医文化的精髓,推动民族特色学科的国际化发展进程,提升中国的国家软实力,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