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层框架结构设计时,梁板和柱常常采用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柱的混凝土强度高于梁板。通常梁柱节点区采用柱子的混凝土浇注即传统节点,但这给施工带来了很大不便。节点核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层框架结构设计时,梁板和柱常常采用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柱的混凝土强度高于梁板。通常梁柱节点区采用柱子的混凝土浇注即传统节点,但这给施工带来了很大不便。节点核心区按梁板混凝土浇注成为工程界的一大需求。为此,本课题组完成了9个中间层夹芯中节点和2个中间层夹芯边节点在低周交变荷载下的试验(其中本文补充了两个中节点和两个边节点试验)。这些夹芯节点都是根据规范[3]节点抗剪承载力公式设计的,基本上满足现行规范的相关规定。设计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为:剪压比、轴压比和级差,并对三种因素进行了搭配组合,范围上基本上涵盖了工程中三种因素不利遇合情况。本文基于这11个夹芯节点在低周反复交变荷载下的试验结果,从试验现象、破坏模式、受力机理、刚度退化、位移延性和耗能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并通过与传统节点试验成果的对比分析,得出了如下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又对夹芯节点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对夹芯节点的工程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①框架结构采用夹芯节点的做法基本上是可行的。夹芯节点应用时必须满足现行规范的规定,并对其节点区进行抗剪配箍验算;对边节点和剪压比超过0.3的夹芯中节点需采取抗剪加强措施。②夹芯节点的破坏模式仍以节点核心区发生剪压型破坏为主要破坏模式。破坏模式与传统节点相似,节点核心区未出现受压破坏模式以及其他新的破坏模式。③夹心节点设计时,在验算内容上主要是对节点进行抗剪验算本文对夹芯节点验算内容和验算方法作了简单探讨。除对夹芯节点进行验算外,还需要对节点采取合理的构造措施加以保证。④节点箍筋垂直剪力方向的作用值得重视,夹芯节点垂直剪力向的箍筋偏弱。
其他文献
基坑是一种特殊的临时性边坡工程,其变形稳定理论沿用了边坡变形稳定分析的理论,并随着边坡变形稳定分析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在各种影响基坑变形稳定的因素中,土压力分布是最主要
随着山地城市建设以及土地的开发,建筑边坡在山地城市建设中日益增多。建筑边坡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和正常使用等。目前对于建筑边坡的破坏机制认识已取得了很大
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混凝土的用量与日俱增。铁尾矿砂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建筑原材料受到广泛重视。通过试验研究铁尾矿砂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并利用有限元软件验证了试验结果的合理性。试验内容包括轴心受拉试验、劈裂试验和抗折试验。每种试验设计铁尾矿砂混凝土C30、C35、C40、C45、C50共五个强度等级和用作对比的普通混凝土PC40。劈裂试验和抗折试验按规范要求进行;轴心受拉试验需要借助拉杆。之后,通过
高强轻骨料混凝土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建筑材料,具备了轻质高强、耐火性好、抗裂性好以及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将其应用于现代建筑结构中能有效降低结构自重、从而减小截
本研究是在分析和研究以往旋挖法成桩施工案例及相关专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西安地区存在的湿陷性黄土含砂层这种特殊的地质条件,通过在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两个方面进行改
目前的抗震设计规范中,采用以刚性地基为前提的抗震设计方法。地震作用下,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实际存在的动力相互作用使得结构的地震响应与刚性地基假设时有较大差异。
民用建筑采用管道供应直饮水具有供水及时,使用方便,水质不易受到污染的优点,将会很快在民用建筑中推广应用。目前,建筑内部直饮水管道设计秒流量的计算与生活给水不统一,采用平方
在国内外崩塌灾害风险评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神木县凤头山崩塌隐患体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其进行系统的风险评价,提出了适用于凤头山崩塌隐患体以及其治
短肢剪力墙结构是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形式,兼有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我国修订的《建筑结构抗震规范》(GB50011—2001)中,要求对这种结构采用
随着性态抗震设计思想的出现和发展,地基和土工构筑物在地震作用下单纯的强度判别已不能满足工程需要,以变形为主要控制参数的危害性分析方法和技术将被广泛应用,这对现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