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型体制转型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zhe14790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体制转型是指包括中国在内的后发国家的市场化进程,与先发国家自然演进的的市场化进程相比,它是在已有大量关于市场和市场化的理论、经验及规则的影响下展丌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制度变迁,本文称之为“学习型体制转型”。本文的目的是通过综合运用现有各种制度变迁理论并结合后发国家自身约束条件解释外在知识对体制转型的影响。本文将循着动力—目标—路径—绩效的逻辑框架对转型中的制度学习作一较为系统的梳理。虽然现有研究中也注意到了后发国家体制转型的特殊性,但真正从外在知识和内在约束的结合这一角度对转型的特殊机理进行的系统研究还较少见。 首先,本文认为,一切变革的动力都源自于稀缺条件下的生存竞争,竞争的本质是对潜在利益的追求,这是一切制度变迁的共性。后发国家由于其特殊的约束条件使得其体制转型一方面具有明显的学习特征,另一方面同样由竞争导致的体制转型或学习的动力又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由显性体制落差引起的内生动力和外部压力及其复合作用,并且以先发国家的经济实绩为参照系,通过缩小体制落差而可能实现的巨大潜在利益相比于一般制度变迁具有更加明显的可判断性和经济主体之间的较高程度的一致性,从而较易于达成制度变迁必要性的共识,使得发生大规模制度变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其次,后发国家相似的初始条件决定了实际的学习过程普遍都是在政府主导下实施的。而统治集团对体制内意识形态的修正度直接决定了潜在的改革度、外在制度知识的可习得量及制度变迁中公共选择的边界。因此,转型目标的确定是一个外在知识与内在约束有机结合的多元决定的结果。体制内意识形态修正的渐进性决定了转型目标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但这一动态过程从事后看往往具有向某一终极目标逐步逼近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体制内意识形态的修正本身又是改革绩效的累积、制度知识的增加、利益集团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体制内意识形态修正的滞后性和阶段性使得本文有可能通过构建一个相对清晰的逻辑框架来解释两者之间的双层次互动关系。 第三,在上述多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成功的学习型体制转型是一个沿着成本最小化路径进行的渐进过程。与转型目标的动态变化相对应,在制度形态上,这一过程表现为过渡性制度安排的逐次替代,并且这种替代因时因地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其他文献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下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创新,它已成为引领这个时代的主题。金融创新是银行提高服务质量的强大动力、是
随着大量新型车辆装备陆续列装部队,传统的车辆装备保障模式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充分发挥地方保障力量优势,弥补部队车辆装备保障力量不足,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成为了新的选
何谓“教学反思”?概而言之,教学反思,即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这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联规则中的Apriori算法。通过对该算法的研究,挖掘数据之间的联动关系。
期刊
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历来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两大重要内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后,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出口订单的突然减少,使中国商品的外需骤然缩减,社会失业
通过对亚氨基二乙酸法生产草甘膦的路线进行分析,探讨了影响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及降低成本的对策。
企业贸易经济管理在全球经济逐步进入电子商务时代下呈现出许多与传统管理不同的显著特点,我国企业贸易经济管理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贸易经济管理各项
[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元旦刚过,某市遭遇多年未遇暴雪低温天气的考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市教育局根据天气预报下发文件,要求全市中小学放假5天、教学时间顺延。2天后,雪止天晴,阳光明媚,但低温状况未有改观。当地某中学部分家长按捺不住着急心情,在网络上散布学校不作为的言论,尤其是毕业班部分学生家长担心自己孩子会因放假而高考失利,集体到学校找校长说理,强烈要求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