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买房问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里,由于住房价格连年上涨,致使相当大的一部分人群没有购买住房的能力,出现购房困境。上海市是中国最早建立和实施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城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制度已日渐完善。然而,不断攀升的高房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的购房保障功能。如何更好地发挥住房公积金购房保障功能,实现全民“居有所保”的目标是当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对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购房保障功能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结合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对基本住房公积金的特征与性质、意义与功能进行详细阐释,理清基本住房公积金及其购房保障功能的概念内涵。第二,梳理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产生背景及发展脉络。在理清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各阶段运行特点与特征的基础上,从基本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总额、公积金个人贷款总额及支持购房面积等方面介绍了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施行情况。第三,根据文献资料及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施行现状,确定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购房保障功能的评价指标,构建3个层次12个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同时,利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第四,对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对职工的购房保障功能水平进行实证分析,一方面,选取部分指标对不同收入群体做横向比较分析;另一方面依据上海市历年相关数据对基本住房公积金购房保障功能水平做纵向比较分析。认为目前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的保障功能水平较低,且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较弱。第五,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覆盖面较窄、缴存比例单一且偏低、资金利用率低、利率优势不明显、不同收入群体间存在不公平等。同时结合上海市基本住房公积金相关政策等对形成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在结合上海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建议与对策,切实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受益面,使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政策向中低收入人群倾斜,保护该群体住房保障权益,充分体现基本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设计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