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中国与中东关系研究(2001-2012)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中东局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了两场战争,伊朗核危机牵动了大国博弈,“阿拉伯之春”引发了持续动荡,巴以冲突时有发生,中东和平进程时断时续。美、俄、欧等世界主要力量的中东政策也相应变化调整。中东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加强,成为中国政治上的战略依托、海外能源最大的供应地、经济合作的重要伙伴和反恐的重要合作对象。在“和谐世界”理念和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指引下,中国改变了上个世纪90年代对于中东的“整体超脱、局部参与”的状态,转而实行“适度介入,全面交往”的政策策略,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和介入了中东事务:提出了“和谐中东”战略构想;通过任命中东问题特使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在阿富汗战争中支持美国反恐;在伊拉克战争中斡旋反战;参与伊朗核博弈;“阿拉伯之春”发生后在安理会毅然行使否决权。中国与中东的交往呈现全面深入态势。与埃及、沙特等大国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地区组织的关系也进一步深化,构建起了“中国—阿合作论坛”等双边合作机制。在贸易、劳务、能源、技术、人文等领域与中东的合作不断加强,民间交往日益增多。习近平总书记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为中国与中东关系的发展赋予了新内涵,提高了中东与中国的利益关联度。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必将在互动交往中影响自身和世界。
其他文献
侨批,一般专指海外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经营侨批的机构,一般称之为侨批局,又有批馆、批局、批信局等不同的名称。
盐业遗址是帮助人们恢复与还原历史面貌的重要依据,在历史长河中起到了证史、正史以及补史的作用,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观赏价值、科学教育价值在人类现代文明中也占据一
中国古代政府经营借贷由来已久,自《周礼·泉府》中记载为其端,汉魏、隋唐、两宋各代均有相当的资本规模。本文以辽金元时期官府借贷为研究对象,对其种类、资本、利率及历史评价
阐述了通用载波恢复环实现16QAM信号的载波恢复算法及该算法在FPGA上的工程实现。详细介绍了通用载波恢复环的工作原理,并利用System Generator对其进行建模与仿真。仿真结果
1937年8月在上海爆发的淞沪会战,其作战规模、持续时间和伤亡人数在中国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中国军队在无险可守的淞沪地区与日军相持长达三月,原因很多,天气因素也是其中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