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乾嘉学派的考据方法与西方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从民国梁启超、胡适时就展开了研究。乾嘉时期的戴震作为当时的考据大师,被众多学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戴震处于第一次西学东渐的末期,他的考据方法与西方科学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当时儒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在当下,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戴震所著的书目中可以看出,戴震的科学水平在乾嘉时期已经处于前列。并且从他著作中涉及的科学知识以及他和江永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戴震不仅不排斥西方科学,还主动学习西学。戴震的这种科学家身份促使他在进行考据工作时,将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运用其中。他在考据时所用的科学知识涉及到了天文学、数学、机械学、地理学、生理学等多个领域,而这些知识大多是在第一次西学东渐时传入中国的。除此之外,戴震更是进一步将自己在研究科学时所用到的演绎归纳法也用到了考据中。戴震在其所运用的归纳法中表现出了对于义例通则这种一般性结论的重视、对于证据材料的重视,并且还表现出了多重归纳的特征。假说的使用则是让戴震对于证据材料有了新的解读,在考据时往往可以注意到前人忽略的地方。戴震更是将演绎法与归纳法结合使用,在考据时先归纳一般性结论,再演绎出去解决问题,再用归纳法进行验证。这一表现与西方的科学方法非常相似。戴震的考据方法与传统考据学中的考据方法有很大不同。他在考据时所使用的科学知识直接地表明了他所受到的西方科学的影响。更深层次地探究时发现,戴震使用归纳法时表现出来的明显的客观性和实证性,以及他所使用的演绎法都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西方科学的影响。可以看出,西方科学对于戴震的影响并不止是知识层面的,已经扩展到了方法上。在进一步研究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时,发现戴震从考据孔、孟、《六经》出发,进行哲学探讨并进一步构建了哲学体系,直至演绎到了现实批判中去。他将考据训诂与哲学建构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其中使用的方法正是公理化的方法。这一方法与《几何原本》中所表现出来的公理化方法有很强的相似性。虽无直接证据表明,《疏证》受到了《几何原本》的影响。但中国古代并无这种方法,而且戴震应该是看过《几何原本》的。由此,笔者大胆猜测戴震的这种公理化方法也是都到了西方科学的影响。当然,此处还需寻找更加确定的证据。从戴震的考据方法中可以看出,儒学与科学是能够相融合的,并且这种融合不仅限于知识上的使用。另外,从戴震考据方法的研究历程来看,对科学的不同理解会影响我们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看法。错误的科学观会使得学者们在研究时忽略掉很多地方。这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在今天看似科学发达的时代仍然有必要进一步普及正确的科学观,若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也应该向群众普及更多的儒家知识。科学与儒学是可以相互融合的,但是在当代如何去进行融合还需要众多专家学者们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