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是现代社会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而占企业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是这个主体中最为活跃、最富有活力的部分。中小企业在保证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西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作了尝试性的探讨。 人们普遍认为,从事大规模经营的大企业应该比从事小规模经营的中小企业更能获得利润,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并且不断发展。马歇尔根据生物学中的物种进化、循序渐进、新陈代谢原理来分析中小企业存在的依据,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用森林中树木生长规律来阐述企业发展原理;张伯伦等人的不完全竞争理论用“产品差别性”说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都存在产品差别,产品差别使中小企业得以存在和发展;还有罗宾逊等人的“最佳规模”理论等等。马歇尔等人的观点充分论证了中小企业存在的必然性和发展的可能性。 江西是内陆欠发达省份,2001年GDP在全国列居第25位,中小企业发展缓慢是制约江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江西中小企业与全国及周边省份相比差距较大,探究其因,突出表现为融资障碍、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经营环境不利及企业制度缺陷等“四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拟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要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设立“江西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企业注册资本不足以及担保等问题;应该有步骤地安排一些条件成熟的股份制中小企业上市或“买壳”上市、借“壳”上市,实现直接融资;进一步转变国有银行经营战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其次要加快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熊彼特、谢勒尔、阿罗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作为政府应该调动中小企业创新和研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给予优惠的政策;对市场前景看好的技改项目可予以技改贴息支持;并制定不同层次的技术创新资助计划。 第三要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制定《江西省中小企业管理条例》,理顺中小企业的经济社会管理关系,设立江西省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归口管理,保障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加强中小企业员工的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素质;“治乱减负”,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营造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 第四要实现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和完善企业的产权改革,形成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努力实现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国有资产投资主体人格化,做到政企分开,使中小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