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空洞型采空区稳定性评价——以讨老乌素煤矿采空区为例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m888c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北富集矿产资源,因发展的需求矿产资源被采出后会遗留下大量的采空区。其中以采空部位为空洞体形态的采空区最具有不稳定性及危险性。由空洞型采空区引发的一系列灾害具有突发性、范围大及危害严重等特征。因此,准确评价空洞型采空区稳定性具有很强的防灾减灾意义。本文以讨老乌素煤矿采空区为例,在分析其采矿及其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总结其为空洞型采空区的特点。归纳采空区围岩移动形式及采空区地表移动破坏形式,并分析其各自特征,结合岩石的瞬时强度理论及长期强度理论,得出了采空区围岩变形破坏的一般机理。通过分析采空区围岩变形破坏机理,还原采空区围岩失稳的过程,并对比洞室稳定性优劣理论,归纳得出采空区失稳的五类影响因素为:地质因素、环境因素、水文因素,采空区几何参数及时间因素。引入非线性的BP 神经网络理论,应用该理论的非线性映射优势构建适宜于空洞型采空区稳定性评价的三层BP 神经网络模型。通过选择对于空洞型采空区影响较为重要的因素作为BP 神经网络的输入神经元,以所需评价结果为输出神经元。再按照黄金分割法与经验法进行试算得出中间神经元个数。最终确定的BP 神经网络模型结构为11——22——4。将收集的空洞型采空区样例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和修正,得出了高精度的辨识模型。将辨识模型运用于讨老乌素煤矿采空区进行评价后,取得了“不稳定”的评价结果。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讨老乌素煤矿采空区顶底板及煤柱进行建模,模拟采空区顶底板及煤柱在初始应力场下被开挖掉煤层后及采空区未经治理的情况下加载路基后各自的位移、应力及塑性发展变化。依照岩石强度理论,分析得出讨老乌素煤矿采空区在形成之后顶底板安全,煤柱压应力接近其长期强度,随时间增长具有潜在危险。尤其是在采空区未治理的情况下直接加载路基会导致煤柱的瞬时破坏。因此,对于讨老乌素煤矿采空区,数值试验评价的结果也为“不稳定”。  
其他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二区主力气层储层具有典型的低孔、低渗的特点,严重制约着该区的天然气勘探开发。为了查明造成储层物性变差的原因,本文以沉积学、岩石学和碎屑岩储层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也将逐年增加,传统开采历史久远的华北、华东煤炭大水矿区,浅层煤炭资源面临枯竭,煤矿开采向深部延伸或开采下组煤,伴随着开采深度的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旋转机械向高速、重载、轻型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一些重大的旋转机械在生产中的作用显得十分的突出。为了保证滚动轴承支承的转子系统稳定安全运转,有必要研究滚动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虽然陶瓷球混合轴承逐渐取代了传统钢球轴承应用于高速领域,但是对比研究两者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是很必要的,可以为还不成熟的陶瓷球混合轴承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角接触球轴承支撑的水平刚
多环芳烃(PAH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环境介质中,难以降解并且具有强致癌性的有机环境污染物,PAHs主要来源于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本文通过运用矿物学、环境地质学、有机地球化
机动式通信系统中的天线互耦问题已经成为电磁兼容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对机动式平台上所安装的天线进行电磁兼容仿真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用
SiCp/Al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和比刚度、耐腐蚀、耐磨、低密度及良好的尺寸稳定性等诸多优异的力学和物理性能,在航天、电子乃至船舶、桥梁、精密仪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多应用于500KV及以上的大型变电站,其巡检机器人本体和监控端都位于变电站内,主要功能是代替站内值班人员执行每天的例行巡检任务。而35KV变电站规模
涡街流量计自20世纪60年代末问世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通用的流量计行列。国内外都已经开发出系列、规格和品种齐全的产品,其标准化工作现在也在制定。涡街流量计把卡曼涡街与热敏、超声、压电、应变、电容、电磁、光电等检测技术融合在一起,开发出丰富多彩的产品世界。近年来,传感器技术、信号的数字处理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涡街流量计的开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此外,涡街流量计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其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