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腹腔镜手术虽然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疼痛轻等优点,但仍有许多患者在术后早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需接受麻醉性镇痛药来缓解,腹腔镜手术后急性疼痛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实验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观察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对腹腔镜妇科手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并进一步分析疼痛相关的SCN9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疼痛敏感性的影响。方法:1选择200例行择期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和双盲的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R组)和对照组(N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切皮前5min在切口部位局部浸润0.75%罗哌卡因12ml和生理盐水12ml,记录术前,术中,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后苏醒情况以及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1h,6h,12h,24h,48h切口部位进行疼痛程度评估,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恶性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2每位患者抽取外周静脉血2ml提取DNA,应用PCR技术结合DNA直接测序方法对患者SCNA9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及其与术后疼痛的相关性。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麻醉药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各时间点无创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麻醉后恢复指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的静息VAS在术后1h、6h、12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运动VAS在术后1h、6h、12h、24h、48h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6SCN9A基因第15号外显子2794(A/C)基因突变与术后疼痛无相关性(P>0.05);SCN9A基因第18号外显子3448(C/T)基因突变与术后疼痛存在相关性(P<0.05),等位基因T的存在可能使痛阈下降。结论:1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能够显著减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切口部位的疼痛。2SCN9A基因第18外显子3448(C/T)的杂合突变与术后疼痛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等位基因T使痛阈下降。3SCN9A基因3448(C/T)的突变与罗哌卡因对疼痛的影响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