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初开始,几代中国艺术家前往欧洲和其他国家留学求艺,带回的不仅是新的艺术和表现技法,而且是认识外部世界新的观念与把握外部世界新的视觉方式。欧洲艺术传统中所具有的科学理性精神和造型经验,经过中国画家的理解和掌握,成为新的创造语言,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中好的经验也为中国画家所借鉴,促进了艺术观念的更新,但是,20世纪中国绘画最显著的特征是在理解异国异质文化的基础上,实现自身文化遗产的再生,探索中西两大绘画体系在文化性质上内在的交流。随着文化视野的开阔,中国画家不断地返回自身的绘画传统之中,重新认识和发现传统,把传统作为个人风格创造的新的资源,实现了传统的现代转换。“意象油画”,在建国初期由于绘画为政治所服务的社会性质,一直不被人们所关注。85思潮后,西方的现代艺术思潮进入中国,固有的绘画体系受到了冲击,人们开始思考具有个性化的创作,开始注重个人情感在绘画作品中的表露,强调表现作者主观情感的绘画形式得到了发展,与此同时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中国的艺术家从“意象”的逻辑为起点,通过对传统写实性绘画的意象转换,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阐述。虽然中国的艺术家用的是西方的艺术表达形式,但是其思想内涵却是东方的,因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创作中就会自然地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发挥油画原有表现语言的同时,也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和笔墨意趣,“意象”作为中国油画民族化进程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文章中本人所研究的意象油画,是通过我在大学时期学习中国画的经历,和硕士过程油画的研究,总结出切合本人自身特点的绘画形式。“意象油画”是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正好与我的绘画经历相契合。在当代多元化表现形式的背景下,结合中西方绘画两种不同形式的艺术表现,以及通过对研究林风眠、吴冠中、洪凌等人的作品,总结出本人对“意象油画”的理解。通过对“意象油画”中点、线、面形式美的表现与组合完成创作,并具有同时代性。“意象油画”的出现也许可以成为对中国油画民族化发展的突破。研究中国“意象油画”的特征,立足于东方本土文化的思考,了解中华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以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粹为宗旨,使中国油画的发展能够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