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多浪羊和中国美利奴羊MHC-DRB1、DQB1基因SSCP多态性与包虫病抗性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zhqr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绵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itibility complex, MHC)又称为绵羊淋巴细胞表面抗原(Ovine Lymphocyte Antigen, OLA),是由紧密连锁、高度多态的基因位点组成染色体上的一个遗传区域,其中MHC-Ⅱ类分子的DRB和DQB基因所编码的MHC抗原在其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与许多动物疾病的抗性、易感性、免疫应答以及生产性能都有密切关系。本试验对新疆多浪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MHC-DRB1、DQB1基因PCR-SSCP多态性与包虫病抗性进行了关联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美利奴羊不同单倍型个体在人工感染细粒棘球绦虫过程中的免疫应答反应,为绵羊抗病育种及免疫遗传研究提供参考依据。1、本试验利用PCR-SSCP方法,对新疆多浪羊MHC-DRB]、DQB1基因第2外显子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分析表明多浪羊DRB1和DQB1基因第2外显子均存在丰富的多态性。DRB1基因中出现了50种基因型,由22种等位基因控制。DQB1基因中出现了42种基因型,由17种等位基因控制。2、检测了包虫病阴性和阳性多浪羊中DRB1基因出现的等位基因,利用T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等位基因B(p<0.01)、A和C(p<0.05)在阴性羊中的频率显著高于阳性羊,认为B、A、C是包虫病的抗性相关等位基因。等位基因G(p<0.01)、M和R(p<0.05)在阳性羊中的频率显著高于阴性羊,认为G、M和R是包虫病的易感性相关等位基因。分析包虫病阴性和阳性羊的基因型频率,发现基因型BB(p<0.05)在阴性羊中的频率显著高于阳性羊,提示BB是包虫病抗性相关基因型。基因型GG(p<0.01)和MM(p<0.05)在阳性羊中的频率显著高于阴性羊,说明GG和MM是包虫病的易感性相关基因型。3、进行包虫病阴性和阳性多浪羊DQB1基因中等位基因的差异显著性分析,分析表明等位基因H(p<0.05)和L(p<0.01)在阴性羊中的频率显著高于阳性羊,认为H、L是包虫病的抗性相关等位基因。等位基因J和M(p<0.01)在阳性羊中的频率显著高于阴性羊,认为J和M是包虫病的易感性相关等位基因。分析包虫病阴性和阳性羊的基因型,将它们的基因型频率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LL和DF(p<0.05)与包虫病抗性紧密相关。基因型MM(p<0.01)在阳性羊中的频率显著高于阴性羊,认为MM是包虫病的易感性相关基因型。4、为了进一步分析多浪羊DRB1、DQB1基因多态性与包虫病之间的关系,筛选出抗包虫病的遗传标记,本研究分析了不同单倍型与包虫病抗性或易感性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单倍型DRB1-BB/DQB1-DF (P<0.01)和DRB1-JJ/DQB1-DH (P< 0.05)与包虫病抗性相关,而单倍型DRB1-GGIDQB1-MM (P<0.01)和DRB1-MMIDQB1-JJ (P<0.05)与包虫病易感性相关。5、利用PCR-SSCP方法,分析中国美利奴羊MHC-DRB1、DQB基因第2外显子的多态性。分析显示,DRB1和DQB1基因第2外显子亦存在丰富的多态性。DRB1基因中出现了53种基因型,由22种等位基因控制。DQB1基因中出现了47种基因型,由17种等位基因控制。6、利用T检验进行包虫病阴性和阳性中国美利奴羊DRB1基因的等位基因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等位基因K(p<0.05)、Q和T(p<0.01)在阴性羊中的频率显著高于阳性羊,表明K、Q、T与包虫病的抗性相关,等位基因A和L(p<0.01)在阳性羊中的频率显著高于阴性羊,认为与包虫病的易感性相关。分析包虫病阴性和阳性中国美利奴羊的基因型,发现基因型KK和TT(p<0.05)在阴性羊中的频率显著高于阳性羊,表明KK和TT是包虫病抗性相关基因型。同样分析表明,基因型AA和LL(p<0.01)、AL(p<0.05)是包虫病的易感性相关基因型。7、分析包虫病阴性和阳性中国美利奴羊DQB1基因出现的等位基因的差异,发现等位基因D和E(P<0.01)在阴性羊的频率显著高于阳性羊,说明D、E与包虫病的抗性相关。同样,结果表明等位基因C和K(p<0.01)与包虫病的易感性相关。分析包虫病阴性和阳性中国美利奴羊的基因型,发现基因型DD和EG(p<0.01)、EE(p<0.05)在阴性羊中的频率显著高于阳性羊,认为DD、EG和EE是包虫病抗性相关基因型。同样分析表明,基因型CC、KK和CK(p<0.01)是包虫病的易感性相关基因型。8、为了更全面地分析中国美利奴羊DRB1、DQB基因多态性与包虫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中国美利奴羊不同单倍型与包虫病抗性或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单倍型DRB-TT/DQB-EE (P<0.05)是包虫病抗性相关单倍型,而单倍型DRB1-LL/DQB1-CK和DRB1-AA/DQB1-C1与包虫病易感性相关。9、在DRB1和DQB1基因多态性分析的基础上,筛选中国美利奴羊抗性单倍型DRB1-TT/DQB1-EE个体作为抗性组,非抗性单倍型个体作为对照组进行人工感染攻虫试验,分析不同的单倍型个体感染包虫病过程中的免疫应答反应。在攻虫前7天(-7d)、攻虫当天(0d)、攻虫后第7d、21d、30d、60d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中CD4+T、CD8+T、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用ELISA方法定量分析不同感染时期血清中IgG、IgM、IgE、IFN-y含量,并利用瑞式染色法进行粒细胞计数。结果表明,CD4+T和B淋巴细胞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CD8+T细胞在攻虫后第7d抗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G水平在攻虫后第7d两组均显著高于攻虫前7d(P<0.05)。攻虫后第30d抗性组IgM和IFN-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性组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分别在攻虫后第7d、21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嗜中性粒细胞和总蛋白在攻虫后第21d抗性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性单倍型绵羊对E.g的抵抗力显著高于非抗性单倍型绵羊;抗性组绵羊体内的CD8+T细胞、IgM、IFN-y和白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在攻虫后不同时期显著高于非抗性组绵羊。10、抗性羊DRB1基因表达量在攻虫后第60d显著高于攻虫Od(P<0.05)和攻虫后第30d(P<0.05);非抗性羊DRB1基因表达量在攻虫后第21d显著高于攻虫0d(P<0.01)和攻虫后第7d(P<0.05),攻虫后第30d极显著低于攻虫后第21d(P<0.01)。抗性羊在攻虫后第21d(p<0.01)、60d(P<0.05)DQB1表达量显著高于攻虫0d,第30d时DQB1表达量显著低于攻虫后第21d(P<0.05);对照组DQB1表达量同抗性组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攻虫后第21d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攻虫0d(P<0.05),在攻虫后第30d显著低于攻虫后第21d(p<0.05)。抗性羊与非抗性羊之间两种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非接触、全场光学测试方法,二维数字图像相关法(2D-DIC)已在不同领域广泛用于平面物体表面的面内位移和应变测量。为避免实际成像系统固有的(如镜头畸变)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其中,电力计量的管理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目前的电力计量管
以茎瘤芥主栽品种"永安小叶"为对照,对来源于四川盆地的6个茎瘤芥地方品种的熟期与产量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6份品种资源的产量均低于对照,其中"雅兴菜头"产量最低;但"雅兴菜头"、"
目的了解孕期保健操对产妇妊娠结局影响,为进一步在产科机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月自愿参加广州市某医院母婴俱乐部的健康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参与孕期
文化建园是当今主体园林的发展趋势,景观与文化生态与行为如何结合创造出既有文化氛围,又有优美的自然植物环境,同时又满足社会各阶层对园林的需求,本文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性创作。
仔猪生产是养殖生产中技术性较强的环节,仔猪是猪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可塑性最大、物质代谢最旺盛、饲料利用率最高、最有利于定向选育的阶段。仔猪培养效果的好坏直接影
2-甲基-1,3-丙二醇(MPO)独特的支链结构、无色低毒、性能优异。在许多方面正在逐渐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直链二元醇,应用前景广阔,但有关MPO的化学合成工艺研究,国内外文献报道较
目的对肾脏病理Ⅲ型或Ⅳ型的狼疮性肾炎(LN)患儿用环磷酰胺(CTX)诱导治疗3和6个月后序贯吗替麦考酚酯(MMF)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探讨。方法非随机对照试验。Ⅲ型或Ⅳ型LN患儿
<正> 一、预算定额是管理企业的基础。煤炭基建预算定额主要是为了计算矿、土、安三类工程的预算造价而制定的。国家按预算定额的规定,为建设单位、建设工程提供必要的人力、
城市花园的环境创意,立足自然,着眼心态,保护生态,力求突破以往居住环境创造的模式,强调以植物造景为主体,以创造人居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为目标,把植物群落引入住区,实现人与自然直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