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是交际者在特定的环境里,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语音手段,面对面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言语活动。而口语交际能力是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快速的语言组合能力、得体的谈吐举止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组合。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协调,就必须交际。可以说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对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教育部制订并颁布实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来,用“口语交际教学”代替“听说教学”,并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方面作了明确规定,不仅指出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地位,而且还强调口语交际教学要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体现了口语交际教学价值取向的转移。2006年初,笔者先后与济南市八所小学的三十多名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发现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教学论等多方面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从学习环境、学习心理、教材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层面剖析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1.学习环境层面的问题——尚未形成协调统一的学习环境。2.学习心理层面的问题——学生的心理障碍影响了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3.教材设计层面的问题——缺乏口语交际情境,训练与生活脱节。4.教学方法层面的问题——教学针对性不强,忽视逻辑思维的训练。5.教学评价层面的问题——尚未建立系统、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本文围绕以上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1.有效开发、利用家庭和社会的学习资源。2.营造和谐、民主、互动的谈话氛围。3.创设课内外真实的生活化的交际情境。4.分层次制订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5.建立系统、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总之,通过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探究,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