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最大的工业生产国,生态问题的压力、人与自然资源的紧张关系和生态文明的建设都需要生态伦理思想的服务。生态伦理将伦理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和社会的领域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对由社会发展而产生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伦理的思考角度,使人们对过去和现在的工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价值观念进行了批判和反思。生态伦理是生态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和生态文明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作为促进和引导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理论,二者是统一的,对于历史的发展而言,则是先有伦理,后有文明。生态伦理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并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其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最后归宿就是实现生态文明,同时,生态文明也需要生态伦理的理论支持。本文从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西方的生态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思想这几个方面,运用唯物辩证法、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统一的方法,分析和探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伦理问题。此外,本文通过吸取国内外生态伦理研究成果的精华,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伦理问题,找出原因,并依据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人地公平的伦理原则把握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保证这三个方面得到相对公平的发展前提下,提出了几点建议性对策。根据我国的具体实情表明,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仅仅依靠政策、法律和技术等手段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新和完善我国的生态伦理思想理论体系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全民生态伦理教育、建立合理的监督渠道、提高政府治理和管理能力等具体行动来实现。通过确立和实践生态伦理思想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一方面力图减少生态问题,并努力的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更加协调;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为建设和丰富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提供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