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平台,既是院校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学科发展的基本依据。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教兴国的战略的指导下,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很快,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由于教育资源建设跟不上教育规模发展的速度,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快速进步中也出现了许多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和缺陷。我国的高校图书馆,尤其是新建院校和民办院校的图书馆,一方面要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大力推进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的规范化建设。在规范化基础上的信息化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现代化图书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在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基本特征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信息化与规范化协调发展的建设思路;根据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实际需要,提出了以规范化为出发点,以提高馆藏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主要目标的图书馆发展的战略思想,并对图书馆发展规划的内容、方法、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
高校图书馆的规模取决于院校规模。但不管规模大小,都要把特色建设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特色就是优势。图书馆的特色主要指馆藏特色和服务特色,不管是馆藏图书的学科结构、内容层次结构还是管理制度和服务方式,都要体现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都要具有其他图书馆所没有的特长;图书馆的工作要渗入教学科研的第一线,为学科特色优势建设做出贡献,同时在学科建设发展中建立图书馆自身的特色优势和在院校建设中重要地位;图书馆在全局上要服从院校和学科建设,在具体建设工作中要发挥主体作用,要把队伍建设和科研学术建设作为持续发展的基石。
根据高校图书馆的特点,在M.斯坦切夫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更为全面的馆藏结构分析方法,从单纯的图书学科结构分析延伸到内容层次结构和图书文种结构分析;提出总体利用率分析方法、图书借阅满意度分析方法以及缩短借书时间、提高服务效率的方法及有关新的概念等。思想新颖,概念清晰,操作简便,对于调整馆藏结构、优化服务体系和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