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产业的选择、评价与培育研究——重庆市优势产业选择与评价的实证分析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5158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的30多年使得我国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但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却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带给我们的是不可持续发展。所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便成了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内容,而依据各地资源条件、市场环境,选择、培育优势产业是解决产业结构趋同等结构性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角度出发,理论阐述了优势产业选择的相关问题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本文阐明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阐述了自己对优势产业的理解,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综合角度给优势产业下了一个定义,比较分析优势产业与基础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间的异同。   然后,提出了优势产业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构建思路,通过对优势产业特征的理解,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两个维度提出了区位商、GDP增长率弹性系数、比较劳动生产率、成本费用利税率、市场竞争优势指数、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作为优势产业指标体系的指标,综合比较投入产出法、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法、主成分分析法等评价方法模型,最终选择主成分分析法的方法作为优势产业选择的评价模型。   接着,通过以重庆市作为实证对象,对重庆市2006、2007、200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2008年的数据为主,2006、2007两年的数据为辅,选出了重庆市10个工业优势产业,并对选出的优势产业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说明。由于第一和第三产业数据的获取难度大,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分析,选择出了蔬菜种植业、柑橘种植业、生猪生产业、旅游业和金融业为重庆市第二产业以外的优势产业。   最后,在总结中央、重庆市优势产业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对重庆市优势产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并且具体提出了发展采矿业、装备制造业、农业、旅游业和金融业的具体措施。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数据包络分析(DEA)已被公认为一种用于评估决策单元(DMU)在多个领域的效率有效方法。最初,研究人员使用各种经济方法对绩效或效率进行了评估,但在衡量服务业和公共部门或非营利
代建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是有效的改革,它的实施可以较好的解决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在传统模式中存在的投资、建设、使用三者不分而导致的弊端。在代建项目实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迁移到城市,而城市交通设施建设速度相对迟缓,致使行人过街冲突问题日益突显,逐渐成为影响城市交通安全的主要问题。因此,通过数理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