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转换功能作为执行功能的重要子功能,与个体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其运转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个体在心理定势间进行转换的效率。已有研究表明体力活动、身体形态能够影响执行功能的运转效率,然而现有的研究主要考察了诸如抑制功能、刷新功能这些执行功能的子功能上,尚少有研究采用能够测量转换功能的范式。因此本研究采用加速度计测量被试一周的日常体力活动,并通过身体成分测试仪获取了被试身体形态数据,研究日常体力活动、身体形态与转换功能的关系。研究方法:共有162名某理工类大学(74名女生和88名男生,平均年龄=19.0±1.1岁)选取了相同体育公选课的一年级学生参与。研究首先通过加速度计监测了所有被试一周内各强度(静坐、轻度、中高强度)的日常体力活动时间,依据中大强度体力活动时间的长短,将被试纳入运动不足组(中大强度体力活动时间<21分钟/天)、适量运动组(21<中大强度体力活动时间<42分钟/天)以及健康促进组(中大强度体力活动时间>42分钟/天);随后要求被试进行体质测试获取其各项身体形态指标(身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体脂肪率,内脏脂肪面积),并依据国际通行的各种身体形态指标切点,对被试身体形态进行了区分;最后要求被试完成基于Task-switch任务的转换功能测验。该任务要求被试判断数字的大小或奇偶性,采用了block设计的方式,实验序列既有单纯要求被试判断数字大小或奇偶性的block,也有混合了判断大小和奇偶性的block,由于混合block内的刺激呈现顺序采用了ABBA(eg大小、奇偶、奇偶、大小)设计,混合block内还存在着转换或非转换条件。混合了两种任务的block的平均反应时与仅有一种任务的block的平均反应时之间的差值被称作整体转换成本;混合block中转换条件的平均反应时与非转换条件的平均反应时之间的差值则被称作具体转换成本;这两种转换成本被视作衡量转换功能的指标。研究首先考察了被试体力活动时间以及身体形态指标的现状,比较了不同体力活动组(高、低)和身体形态(正常/异常)组之间完成Task-switch任务表现的差异,并将被试各强度的体力活动时间、身体形态指标与其Task-switch任务表现进行了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研究结果:第一,大学生体力活动和身体质量指数具有性别差异,转换功能不存在性别差异。男大学生的静坐时间高于女大学生、小强度体力活动时间以及中大强度体力活动时间方面均低于女大学生;男大学生的身体质量指数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第二,中大强度体力活动时间较多的女大学生整体转换成本显著低于体力活动不足的女大学生(t=2.471,p<0.05),女大学生中大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同其整体转换成本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295,p<0.05)。第三,男大学生的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同其具体转换成本呈正相关关系(r=0.262,p<0.05;r=0.227,p<0.05)研究结论(1)女大学生的体力活动时间显著高于该校的男大学生;现有的国外标准并不能很好地区分该校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2)目前该校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总体较为正常;男性的身体质量指数显著高于女性;腰臀比并不能很好地区分的女大学生的腹部肥胖。(3)中大强度日常体力活动能够促进女性的转换功能运转效率。(4)体脂肪率、内脏脂肪面积过高会增加男性完成认知转换的具体转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