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生是山东省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花生受地下害虫危害导致严重减产,其中蛴螬类是危害花生的最主要类群。不同地区的蛴螬优势种不同,不同种类的蛴螬生物学特性各异,因此调查明确各地的优势种是采取防治措施的前提。目前花生地下害虫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农民为了控制蛴螬危害不合理地使用高毒化学药剂,不仅不能有效控制地下害虫的危害,反而可能因为农药残留而威胁人类健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花生的出口创汇。本文通过山东省花生主产区的田间调查,明确蛴螬分布区域性差异,并结合不同种植方式下蛴螬的发生与危害特点和田间生物制剂防控试验结果,探讨出一套低毒、高效的地下害虫防控方案,实现花生田地下害虫蛴螬的绿色防控。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山东省花生主产区的蛴螬的种类存在区域性差异。烟台地区的蛴螬优势种为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部分地区比例可高达83.33%~100.00%。小阔胫绢金龟Maladera ovatula (Fairmaire)在邹城各地发生量大,其所占比例为66.67%~100%,香城镇付邱家村西有小袒鳃金龟Tanyproctus parvus Chang危害,在当地蛴螬类地下害虫中所占比例为20%,该村另有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危害,铜绿丽金龟占当地蛴螬类地下害虫的比例为33.33%。新泰地区危害春花生的地下害虫主要为暗黑鳃金龟和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n),暗黑鳃金龟数量最多,可达到当地蛴螬类地下害虫总数的90.74%~100.00%,大黑鳃金龟在东石莱二村、张家峪村、木厂峪村部分地块发生量大,所占比例分别为46.67%、66.13%和67.86%,为该地块的优势种。2.田间生物制剂灌根试验表明,各试验组的试验结果均好于对照组,其中Steinernema longicaudum X-7处理的试验组其蛴螬数比用化学药剂还低,其产量也高,是花生田蛴螬的理想绿色防控药剂。而其他生物制剂虽然防虫增产效果不及化学药剂,但其防效差异不显著,可以替代化学药剂。3.通过比较不同栽培方式花生田的产量指标后发现,春花生覆膜种植后覆土花生的平均每株果数最高,为16.90个,春花生覆膜种植的平均每株果数为16.26个,春花生露地种植平均每株果数为13.91个,春花生采用覆膜种植、覆膜后覆土种植,其被害株率、被害果率和蛴螬数均低于露地种植。夏花生覆膜种植后覆土的花生平均每株果数最高,为10.24个,夏花生覆膜种植的平均每株果数为9.78个,夏花生露地种植的平均每株果数为9.45个,夏花生采用覆膜种植、覆膜后覆土种植,其被害株率、被害果率和蛴螬数均低于露地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