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呈现“他者”:跨文化传播与新闻伦理冲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2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重要意义逐渐突显出来。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大众媒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改变着传统的文化边界、拓展了文化空间,促进着文化的融合。然而,不同的文化观念本身引发了相异文化间的碰撞与交锋,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的本质差异造成了跨文化传播的信息栅栏。新闻媒体在报道“他者”文化时,本身的文化身份与所传播信息的所属文化身份并不相同,这种不同很可能会造成文化间的冲突,新闻媒体常常会在应该遵循何种报道原则,新闻伦理规范应当如何协调冲突的疑问中徘徊。思索和分析这一问题也就成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本文主要依据文化身份理论这一跨文化新闻传播中少用的理论视角,运用文本分析、个案分析的方法,就若干相关案例进行逐一研究,考查新闻媒体在报道“他者”文化时所遭遇的新闻伦理问题,并探索解决之道。之所以选择文化身份为理论支撑,是因为其已较多地被运用在文学研究领域,有了相对成熟的理论基础。虽然在新闻伦理方面被应用得很少,却可以深入解析跨文化新闻传播中媒体职业道德失范的缘由,清晰了解文化冲突的产生过程。本文第一章沿着文化身份中“他者”的产生过程,分析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当今全球化中跨文化传播作用下的“自我”与“他者”的产生。第二章详细叙述了“他者”对新闻传播的影响、跨文化新闻传播的过程、跨文化新闻传播中文化误读产生的原因:文化无知、文化漠视、对信息本身的文化误读,以及跨文化新闻传播中的新闻伦理探讨。第三章以拉什迪与穆罕默德事件为例,探究宗教问题引发的新闻伦理问题。第四章则针对跨国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新闻伦理问题,分析出现的原因、“他者”文化身份的影响,并以《纽约时报》对华报道为例来进行具体分析。总结部分对全文研究成果做出阐述和期望,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应该尽可能的保持传播主体的平等地位和内容的客观性,寻求普遍伦理与新闻职业伦理的“中庸”之点,以期尽可能避免跨文化传播中相异文化间冲突的产生,达到新闻媒体有效传播信息、不同文化和谐交流的预期目的。
其他文献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推进,小学语文的阅读水平与能力的培养,日渐进入了紧张状态。很多学生只能对文字形成字面上的肤浅的理解,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寓意上的理解。对小
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SWOT方法,并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了SWOT定性分析,提出在外部机遇和威胁分析时采用PEST分析方法。其次,将AHP方法运用于SWOT分析模型之中,建立
目的:推行护理管理机制改革,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落实人文关怀具体措施,提升护理质量。方法:定期在全体护理人员中通过讲座、会议、讨论、培训、考核等形式普及人文关怀理念,将
超级电容器因其具有比功率高、充电速度快以及循环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成为近年来重要的储能设备之一。超级电容器串联使用时,单体状态的一致性问题是制约其使用寿命和故障率高
音乐治疗是运用音乐的各种特色,将其延伸发展之后并结合对于病理学的认识、心理咨询的了解等环境下建构的治疗方式,所看重的不仅是人身体的病痛,更关注与其背后的成因,包括每
人有人的良知,作家更应有自己的良知。试想,一个人人都不讲良知的社会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乌烟瘴气的社会,一个作家都不讲文学良知的文学时代又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当然,我
旅游产业整合了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以及产业政策等要素的支持,在近几年的社会发展中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旅游产业在逐渐融合了科技化、人文化
互联网金融为广大中小的投资者与融资者提供了新渠道,将闲散资金充分利用起来创造社会财富。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P2B模式,其运营结构、商业模式、融资机制都有相应地
对古代中国官僚制与科举制的研究表明,这两个在时间和空间上差距较大的制度之间,存在着令人惊讶的共性。本文从二者的优缺点出发,着重讨论了二者之间的张力。二者似两个幽灵,
<正>公安自动化笔录管理信息系统公安自动化笔录管理信息系统可制作和开具询问、讯问笔录,辨认笔录,行政处罚告知笔录,现场勘查笔录等,还具备对调解协议书等行政文书和部分民